-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 相关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 谁经历的忧患多,谁懂得东西多。 1.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嘉肴( )? 弗食( )??? 自强( ) 教学相长( ) 2. 把握节奏 yáo fú qiǎng zhǎng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 理解重点词语 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 虽有至道: 是故: 困: 自反: 自强: 教学相长: 美味的菜肴 品尝 味美 到达了极点 因此 (受到)阻碍,不通 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自己督促自己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4. 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 今义: 古义: 不能知其旨也 今义: 古义: 教然后知困 今义: 古义: 教学相长也 今义: 古义: 即使 虽然 味美 意义、用意、目的 (受到)阻碍,不通 困难 促进 增长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 作者既要阐述“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为什么开篇先写“嘉肴”“至道”?这样有什么好处?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3. 说说《教学相长》的论证思路。 4. “教学相长”原则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有哪些启示?从文中找出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语言素材提示: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智慧,智慧使人长久生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思维拓展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该修改了,因为中国现在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请你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随堂检测--中考链接(2013年中考试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_ ②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 ,然后能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