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常见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燃烧)》PPT课件.ppt

3-4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常见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燃烧)》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常见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燃烧)》PPT课件

【考点梳理】 考点一、空气中的成分 混合物 78 21 (1)氮气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氮气的用途: 、 、 。 (2)稀有气体( 、 、 等)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很不活泼),因为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形成 或 的稳定结构。稀有气体的用途 。 不活泼 作保护气 制造氮肥和硝酸 液氮冷冻剂 He Ar Ne 很不活泼 2 8 做保护气、制作电光源 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将氮气用做灯泡和食品包装内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特点 B.医疗上应用氮气是利用了液氮汽化时吸收热量而达到极低温度的性质 C.超导材料在液氮的环境中能显示出超导性能 D.由氮气制造化学肥料的这一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D 空气污染物有气态的 、 、 、 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空气污染会导致: (1)全球气候变暖: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 、 等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引起 效应,除了二氧化碳还有 、 、 。 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使用 、 、 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低碳指 。 (2)酸雨(PH 5.6 ):引起酸雨的原因是:煤的燃烧产生大量的 气体,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的氧化物如 、 。 (3)臭氧层空洞:由 引起。提高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进燃料结构;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考点二、大气保护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温室 臭氧 甲烷 氟利昂 太阳能 地热能 生物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氟利昂 1.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氮气 2. 为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开始执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每月少开一天车不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C.汽车尾气中只含有CO2和H2O D.“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是每个市民的职责 B D D 考点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1)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实验现象是: 。 (2)不能用木炭、硫磺代替的原因是:燃烧生成气体,瓶中气体积 ; (3)不能用铁丝代替的原因是: 。 (4)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 约占瓶中气体体积的1/5 并没有减少,不能使瓶内气压减小 铁丝无法在空气中燃烧 1.下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实验1】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在带橡胶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的红磷,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如下图甲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室温)的水槽中(如下图乙所示),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________(填甲或乙)。写出另一个实验的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