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环境及福建环保形势探讨
四、声 环 境 全国74.6%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的占76.1%。94.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的占96.5%。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87.1%,夜间达标率为71.3%。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354个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5.9%,较好的占68.7%,轻度污染的占24.3 %,中度污染的占1.1%。与上年相比,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下降了1.3个百分点,较好的上升了4.2个百分点,轻度污染的下降了3.0个百分点,中度污染的上升了0.1个百分点。 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45.9~60.8dB(A)之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和较好水平的城市占76.1%,轻度污染的占23.0%,中度污染的占0.9%。 *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334个城市中,67.1%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27.5%的城市较好,4.2%的城市为轻度污染,0.9 %的城市为中度污染,0.3%的城市为重度污染。与上年相比,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上升了1.8个百分点,较好的上升了0.4个百分点,轻度污染的与上年持平,中度污染的下降了2.0个百分点,重度污染的下降了0.2个百分点。 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3.0~71.6 dB(A)之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57.5%,较好的占39.0%,轻度污染的占3.5%。 城市功能区噪声 监测的244个城市中,各类功能区监测点位全年昼间达标7288点次,占昼间监测点次的87.1%;夜间达标5968点次,占夜间监测点次的71.3%。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他类功能区。 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86.3%,夜间达标率为67.3%。 * 福建省声环境 全省2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68.7分贝,其中8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好”,14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较好”,1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污染”。 全省23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55.7分贝,11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属于“较好”,其余12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污染”。 * 五、辐 射 环 境 2009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设备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除个别大功率发射设施周围局部环境综合场强略超国家标准外,其它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标准。 环境电离辐射: 全国重点城市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气溶胶、沉降物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空气中氚化水活度浓度为正常环境水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西南和西北诸河、南水北调、浙闽区河流、重要湖泊和水库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历年监测结果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其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时的监测值处于同一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近岸海域海水人工放射性核素锶-90和铯-137活度浓度均在《海水水质标准》规定限值内。土壤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历年监测结果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其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1983~1990年调查时的监测值处于同一水平。 * 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电离辐射 浙江秦山核电基地、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厂和江苏田湾核电厂安全运行,外围辐射环境连续监测系统所测的γ辐射剂量率(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年均值分别为103.1nGy/h、124.5nGy/h和101.5nGy/h,处于所在地区的天然本底范围内,未监测到超过国家标准剂量限值的核电厂排放事件。浙江秦山核电基地周围关键居民点空气、降水、地表水及部分生物样品中氚活度浓度,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厂和江苏田湾核电厂排放口附近海域海水氚活度浓度与核电站运行前本底值相比有所升高,但其对公众产生的附加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运行核电厂外围各种环境介质中除氚外其余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明显变化。 * 福建省辐射环境 9个设区市瞬时陆地贯穿辐射剂量率测值范围为56.9 nGy/h~102.0 nGy/h,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全省各监测点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往年维持同一水平,处在天然本底水平。 全省主要水系控制断面水体中放射性与往年基本一致。七个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总放射性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中放射性指导值。近海海域海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与上年保持同一水平。 国控点的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值低于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 六、土地与农村环境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