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它是一种精确定量的、高产、省工、节本的合理的轻简栽培技术。
一合理基本苗的确定
基本苗的确定要符合恰于N-n(N-n+1)叶龄期够苗,确保穗数,并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要求。据此设计了基本苗的计算公式:(合理基本苗)=(每穗适宜穗数)/ES(单株成穗数)。式中YES是单株成穗数,决定于从移栽(SN)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有几个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能产生的有效分蘖的理论值,及其分蘖发生率(r)。
按照叶蘖同伸规则,有效分蘖叶龄数和其相应产生的有效分蘖理论值,列入表1。如从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有效分蘖叶龄数为5个,则从表1得知有效分蘖理论值为8个;如叶龄数为5.5个,则有效分蘖理论值应为(8+12)/2=10个。
表1 本田期主茎有效分蘖叶龄数与分蘖发生理论值的关系
主茎有效分蘖叶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次分蘖理论数A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次分蘖理论数 1 3 6 10 15 21 28 三次分蘖理论数 1 4 10 20 分蘖理论总数B 1 2 3 5 8 12 18 27 40 59 C(应变比率)=B/A 1 1 1 1.25 1.6 2.0 2.6 3.38 4.44 5.9 注:C值可列入公式作为计算的应变参数,如(X)C的值为3时,则(3)=3×1=3个理论分蘖数;X值为5时,则(5)C=5×1.6=8个理论分蘖数;X值为7时,则(7)C=7×2.6=18个理论分蘖数。
1、小苗移栽基本苗的计算
小苗移栽有塑盘穴播带土移栽(或抛秧)和机插等形式,移栽叶龄小(3叶1心~4叶1心),一般不带分蘖,单株成穗数决定于本田期的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分蘖发生率。
(1)小苗移栽基本苗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仍是X=Y/ES
ES=1(主茎)+(N-n-SN-bn-a)Cr
代入基本公式:
X=Y/[1+(N-n-SN-bn-a)Cr]
式中SN为移栽叶龄,bn为移栽至始蘖的间隔叶龄,a值为在N-n叶龄前够苗的叶龄调节值,在0.5-1之间多数为1。(2)塑盘穴播带土移栽的基本苗计算
移栽大田后,一般没有缓苗期,bn=0,有效分蘖发生率r值很高,一般可高达0.8-0.9。2008年扬大农学院在江西奉新县双季早稻高产创建方,用公式计算基本苗,取得了省种增产的效果。设计基本苗时,确定早稻的产量指标500-550公斤,品种的总叶龄11,伸长节间数4个;籼型稻易够苗,a值取0.5;适宜穗数为每亩22万,抛栽叶龄4(3叶1心)基本计算为:
X=22/[1+(11-4+1-4-0.5)C×0.9]
=22/[1+(3.5)C×0.9]
=22/(1+4×0.9)
=22/4.6
=4.78(万)
盘育每穴2.5苗左右,抛1.92穴即可。实抛2万穴,实现了在8叶期够苗,每亩22万穗左右和亩产500-550公斤的目标要求,茎蘖成穗率由以往的60%左右提高到70%以上。3)小苗机插的基本苗计算实例
机插小苗由于秧苗密度大,基部1、2、3三个叶位的分蘖芽发育受到抑制,在3叶期(2叶1心)移栽时,2、3叶位尚能分蘖,bn=1,而在4叶期移栽,下部三叶位分蘖全部休眠缺位,要到7/0叶期才分蘖,bn=2。
2005年扬大农学院进行了机插稻高产试验,品种武粳3号,N=16,n=5,SN为4,秧龄20天移栽时,分蘖发生率取0.75,要求提前1个叶位够苗(机插稻的一般规律);适宜穗数为26万,适宜基本苗为:
X=26/[1+(16-5-4-2-1)C×0.75]
=26/[1+(4)C×0.75]
=26/(1+3.75)
=5.45(万)
机插规格30cm×13.3cm,每亩1.67万穴,每穴取苗3.3株(3-4苗)。如秧龄延长至25天,分蘖发生率下降为0.6左右,经公式计算,基本苗应加大为6.5万。相同的机插规格,每穴取苗调为3.89(4苗)。
2、直播稻基本苗公式
(1)直播稻基本苗计算公式
X=Y/[1+(N﹣n﹣bn﹣a)C r]
上式中没有SN这一参数。bn是指始蘖叶龄减1(如5叶期始蘖,bn=5-1=4)。水稻在直播条件下,由于大田苗期营养条件不足,直播苗一般要到5叶以后才开始分蘖,bn值取4,具有普遍意义。直播稻的够苗叶龄,和机插小苗一样,一般要较N﹣n提前一个叶龄,a值取1。这样直播稻的单株成穗数ES=1+(N﹣n﹣4﹣1)C r。
(2)适宜播量剖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文地质学考博试题.doc
- 水文地质学重点.doc
- 水文学2014复习提纲.doc
- 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试卷.doc
-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资料.doc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与答案.doc
-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doc
- 水泥土搅拌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ocx
- 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书--a.doc
-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工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