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doc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摘要:质性研究是研究者从宽泛的现象入手,经由分析、归纳、比较和验证,最终推断出理论的研究。本文作者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位学生的宽泛现象入手,运用修正的分析归纳法和连续比较法展开整个研究。通过访谈提纲的拟定,抽样访谈,样本整理与分析,理论修正,反例使用,构建出高职学生阳光、积极、自信的自我规划与管理良好状态。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质性研究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职业教育需求日益扩大与职业教育质量备受诟病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一方面是注册制的实行,给予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评价和现实需求的错位,注定让高职生们在入校时就已被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因此高职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问题,及其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等问题不断呈现,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刘林(2003)提出将管理对象转变为管理主体,使学生能够从服从管理变为自我管理。陈克江(2004)将学生自我管理视作以自我品质与学识为工具不断自我塑造并自我完善的过程。毛建梁(2007)提出自我管理是高职院校师生双赢的创新管理模式。李顺、张艳红(2008)提出将自我管理从简单的自我约束提升到自我创新的平台上来,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自我管理实践模式。目前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相关的文献多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而笔者依据自己多年一线的教学与管理实践认为,高职学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当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探索,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什么是自我规划和管理、怎么样才是学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的良好状态,才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课题组带着这个问题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访谈对象,深度访谈了20余位学生。运用修正的分析归纳法和连续比较法[1]展开整个研究,通过访谈提纲的拟定,抽样访谈,样本整理与分析,理论修正,反例使用,见微知著,探讨高职学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良性状况是阳光、积极、自信的,是对自己有较清晰的认知,有明确的生涯目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坦然面对问题和积极应对事件的能力。在这样的状态下,经过一定社会历练塑造成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年轻一代。现就整个质性研究过程作一展示。
一、访谈提纲的拟定与访谈摘要
基于黄素芬老师的大学生生涯兴趣的质性研究培训,笔者参与了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本土生涯兴趣质性研究课题探索,选取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个专业各3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并转录成文字后归纳整理。当追寻大学生生涯兴趣的来源时,发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自我发展目标模糊与人生规划清晰简单的两类群体,以及伴随着目标清晰与否的行为上的自我约束的差异。带着好奇,在前期探讨生涯兴趣的访谈提纲的基础上,我们沿用叙事法探索高职学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良性态势。“Polkinghorn(1995)认为叙事研究是应用故事以描述人类经验和行动的探究方法”,人们透过其所叙说的故事来为其生活赋予意义。通过叙事,我们或许知道,对被研究者而言,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他们所关切的,或者个人如何经营日常生活的。高职大学生生活都有哪些故事呢?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是有意义的?他们关切什么?他们如何经营日常生活?基于此我们拟定出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访谈提纲,见表1。
关于访谈摘要:质性研究的访谈对象是研究参与者,与访谈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出共识。因此要求访谈员尽可能去掉教师权威身份与咨询师身份,贴近学生,不发表个人观点、不作出个人判断、不帮对方总结,保证学生在访谈中是自由的,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当需要学生陈述某个观点时,需要站在研究参与者的角度发问“这个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二、典型性样本抽取与访谈分析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课题组采取的抽样方法是非随机判断抽样。课题组采取的抽样策略是先由辅导员和专业任课教师推荐,寻找成绩优异、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依据推荐找到了学生A。通过初步访谈和深度访谈 (访谈时间分别是34分28秒和1小时19分26秒),发现A作为高职学生一直在追求的是:“让自己的家庭,上至父母,下至自己的妻子孩子都是无忧无虑的。这里指的是生活方面,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不需要为了生计而犯愁”(家庭―生计)。因为“无论现在的处境,现在自己的能力,还有现在身上的资金资本都是最差的”(能力―现状)。“因为资金的不足,至今还后悔没能把彩票店租下来”,从而失去一次很好的创业体验(创业―体验)。在受访过程中屡次说起:“个人感觉,在所有的朋友中交际是最广的,真心朋友也遇到几个”(朋友―情感)。对初中和高中的成长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成长―经历)。“大学时大一大二的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