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边的艺术

一、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之一它具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竟可以创造出那一张张惟妙惟肖的艺术品,真使人叹为观止。看着那一张张令人眼花缭乱的剪纸,我的思维不由不得飞向幻想的王国…… 二、年画,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艺术。年画是中国民俗的形象反映,是节日文化风俗的典型体现。 古人为何家家贴门神?据说,古人以为黑夜有鬼魅出来,门上若画或贴上一幅武将门神,就可在守护神的保护下安睡。到了晋代,有“元旦画鸡于门”的风俗,因鸡一叫天就亮了,鬼魅则不见。此说见于王嘉《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氏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之遗像也。” 画鸡于门上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扩大了年画中的门神题材,至今一些年画产地的早期门画中,尚有这一形式的画样传世。 宋代以后门神画上的猛将秦琼、尉迟恭之像,就是由此衍变而来。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四、制作糖人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这个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据说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等。 五、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赐筝的生动景象。 5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