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触性皮炎治疗医学论文
接触性皮炎治疗医学论文
下面是我们xx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接触性皮炎治疗医学论文供大家参阅!
目的:评价内服抗组胺药物、口服及外敷中药联合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816例接触性皮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内服抗组胺药物与口服及外敷中药,对照组单纯用内服抗组胺药物,两组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 ,对照组有效率80.88% ,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抗胺药物与口服及外敷中药联合治疗接触性皮炎安全、有效、快速。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口服及外敷中药;疗效。
接触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的急性炎症,其共同表现有红斑、渗夜、水泡等。临床特点突然起病,接触部位皮肤开始发生红斑、肿胀、自觉灼热、瘙痒,境界清楚,随后出现丘疹或小水泡,破后糜烂、渗夜、经治疗后干燥结痂[1]。近年来,接触性皮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4]。我院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我院自制)外冷敷及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接触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xxxx9年1月~12月期间,共收治接触性皮炎816例,治疗组408例,男92例,女316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8.2岁,对照组408例,男92例,女316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8.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42天。全部患者都符合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变化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1.2 临床表现
1.2.1皮损特点:轻型: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及轻度肿胀、境界清;重型:在轻型基础上,出现多数丘疹、水泡、大疱、可有潮红、水肿、糜烂、渗夜和结痂,少数出现坏死。皮损均境界清楚。
1.2.2皮损发生部位:头面部135例、颈部20例、躯干83例、背部6例。
1.2.3自觉症状:816例病人皮损处均有轻重不同的瘙痒及灼热感。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组织胺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运用中药(我院自制)外冷湿敷及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治疗。
2.1.1内用药物治疗 所有入选患者均内服抗组胺药,并视病情轻重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成分:龙胆草10g,黄芩10g,生地30g,茅根30g,蒲公英30g,板蓝根30g,车前子15g,泽泻15g,车前草30g,茵陈15g,每日一付,日两次水煎服。
2.1.2维生素C丸1.0每日3次口服。
2.1.3葡萄糖酸钙每日20ml静脉推注。
2.1.4皮质类固醇素静滴或口服,剂量相当于强的松每日20~35毫克。疗程3~5天,一般不需逐渐减量。
2.1.5严重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2.1.6硫代硫酸钠每日0.64静滴
2.1.7局部中药湿敷。
2.1.7.1中药湿敷溶液的成分 侧柏叶xxxxg ,紫草300g,苦参600g,白藓皮 300g,黄柏 300g,黄芩300g ,银花150g ,生甘草150g ,野菊花 300g,地肤子 150g。
2.1.7.2制备工艺 包括: ①将各味中药饮片置 5000ml纯化水中加热提取。 ②待提取液熬剩至3000ml 时,停止加热,放冷后,用两层纱布过滤。③ 上述中药饮片再添加5000ml 纯化水加热提取。 ④待提取液熬剩至3000ml时,停止加热,放冷,两层纱布过滤。⑤ 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 5000ml
2.1.7.3中药冷湿敷的方法 把我院自制的中药湿敷液冷藏,湿敷时取出加1/3 蒸留水,用消毒纱布 5~6层浸透该中药溶液后,稍拧挤干至不滴水为度,即可敷贴于患部并轻压使之与创面密切接触。每日湿敷2次,每次20~30分钟
2.1.7.4中药冷湿敷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 ①每次湿敷皮损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 1/3,以防药物过量吸收中毒; ②冬季不宜大面积冷湿敷; ③湿敷的敷料一定要与皮肤密切接触,尤其皮肤皱折之处。④湿敷面部时要用含脂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药液进入耳道,并露出口、眼、鼻孔等部位; ⑤湿敷时床上须铺塑料布或橡胶布,并须加被架以免药液弄湿被褥。
2.2疗效判定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xxxx2年1月第1版制定。痊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为临床症状减少60%以上,好转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 30%~59%,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30%以下,痊愈+显效为有效率。
2.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 1 3天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发展银行黄金td业务开户流程 深发展银行贵金属递延业务开户流程_.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0344.3-2024真空技术 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 第3部分:机械增压泵的特定参数.pdf
- 固定资产盘点流程和方案.docx VIP
-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VIP
- 【医脉通•指南】左卡尼汀在男性不育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4版).pdf VIP
- 高考英语语法新视角(中级英语测试指导).doc VIP
- 2020年最新版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docx VIP
- 教育行为模式识别-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第12课《鱼纹话吉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职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