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课程实践的现状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一体化课程实践的现状与反思

新一体化课程实践的现状和反思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自2009年新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新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现状和收获,反映了新一体化课程实践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丰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学反思现状进行再审视,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再认识,对教学反思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再研究是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新一体化 课程实践 ??现状 ?问题 ?反思 为落实人社部办公厅“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传统课堂变成了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一体化”课堂。学生学习不在传统的教室里,而是把课堂变为学习和工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室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通过项目推进的模式,专业组建了“工学一体化”教室,企业正在使用的市场上最先进的学生也成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基地。经过年来的实践,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合作、、形式化合作、、的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认同,正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进入实质性的尝试阶段。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 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流于表面。非得老师给一个框架才能行动起来,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即使给框架也无法行动起来。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肤浅,讨论的答案单一,缺乏独到的见解,发言面狭窄,导致合作毫无效果。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探究过程中,不能按照的发掘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所谓探究往往流离于材的表层, 2.过于追求教学情境科学、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中的情感,使课堂生动化、化化。但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间一长,学生们习以为常,情境自然就失去吸引力,再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角色没能很好转化 片面追求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物质保障,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与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作用为教学改革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现在的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教师无视教学内容需要,盲目使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的移植,只是起到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件大量使用三维动画、复杂的背景图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定格在课件的变化上以上事实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实效性,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学校全部完成终身受益是不可一新的职场能力观强调的是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力职场流动性二是要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强调不断学习掌握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抛弃旧技术,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学校基础,的继续成长一定是在职岗位继续教育从这个角度考虑职业教育对我们现在很多理念是有挑战性的宽广的文化基础。能力为导向、就业为需要这种观点不要和文化素养对立起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要成为高人才是很难。人性的理解顺势应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大职业教育体系中和高教育不衔接,培养理念、培养方法、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没有很好地衔接中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努力面对的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与行动密切联系。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场地的建设,也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还应该是职业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尤为关键的应该是广大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新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重视、参与和关注,才能顺利进行和不断完善,并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 胡晓华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张健课改视阈下教师的角色迷失与正确定位[J].江苏教育2010年18期[]欧阳丽一体化课程:特征与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9期[]吴九玲浅议综合实训项目在一体化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J].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8期[]季增俊发挥专业带头人排头兵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08年20期[]顾志刚吴建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刘桂平王玉明蔺树亮王学玲对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0年08期[]虞未章建立“应用型教学体系”的课程改革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