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 3 章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 具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总供给与总产出 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 Y ≡ Yd 其中:Y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 Yd=C+S 所以: 总产出=总供给= Yd=C+S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总需求与总支出 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 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 AE ≡ C + I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 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意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 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 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Y =AE =C+S =C+I 即:I=S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价格影响不同,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 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 收入增加快于消费增加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 ? 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实际收入指现期、实际、绝对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零小于一。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也递减。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最简单处理办法: (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 (2)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C = a + bYd (a0, 0b1) C是消费总量,Yd是居民可支配收入,a和b是系数。这是试图解释消费行为的方程,称为结构方程(structural function)或行为方程(behavioral function)。 斜率表示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带来的消费变动量,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凯恩斯储蓄函数 ★平均储蓄倾向(APS) ? 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凯恩斯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 ? 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 某家庭储蓄表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凯恩斯储蓄函数 ★储蓄曲线 线性储蓄曲线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 入。C+S=Y ★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 APC+APS=1,MPC+MPS=1 3.3 消费、储蓄与收入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3.3 消费、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ppt
- 第2章 公司法.ppt
- 第2章 可行性分析.ppt
- 第2章 实训-综合文档编辑.ppt
- 第2章-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ppt
- 第2章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原理.ppt
- 第2章C语言.ppt
- 第2章DSP控制器总体结构.ppt
- 第2章习题.pptx
- 第2章_质点动力学.doc
- 2025至2030中国婴儿拉式蚊帐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半导体陶瓷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果汁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双节距滚子链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电子电气中的cPDM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工业风幕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5G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钛合金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铁路IT支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