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特别是小班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特别是小班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每个孩子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它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给幼儿园的生活及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先天性原因,但更多的是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有关,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是帮助幼儿矫治攻击性行为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幼儿时期,大脑仍以兴奋为主,所以幼儿显得喧闹和冲动.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一种急不可待的冲动.本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受挫折有关.例如:5岁的丁丁要与同伴去大型玩具上玩,但老师不许丁丁离开教室,于是他很生气.如果过去他因为对老师不礼貌而受到过半严厉的批评的话,则在案前后联想下,他产生了另一种转移性的攻击性行为,如:撕老师的书本﹑拆坏班内的玩具﹑用脚踢桌椅等.生理因素又包括体制因素,应该承认儿童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决定于后天的强有力的社会因素,但也有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基础。对儿童来说,体质因素在攻击性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例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就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强壮的孩子比体格瘦弱的孩子攻击性行为变发生得多而强。但是,体质只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之一,并不起决定作用。
·???????????????????????????????? (二)心理因素
1、挫折是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由于挫折威胁一个人的尊严,阻碍其稳定目标的实现,剥夺某某活动动机的需求,因而当儿童遇到某种挫折后,最常见的反应是攻击。当然,挫折引起的反应方式,也是因人而异,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一般讲,独立性强的儿童,挫折后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依赖性大的儿童,挫折后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
·???????????????????????????????? 2、模仿也是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又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模仿学习的能力却很强,因而成人如果用粗暴的方式训斥孩子。孩子就会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其他儿童:成人如果放任孩子收看大量打斗和枪战的电视像片,孩子就会学会打斗,增强攻击欲,强化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幼儿如果在生活中常看到成人、同伴的攻击性行为,也会不知不觉仿效。一般来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是直接指向同伴而不是成人,而遭受攻击的那个幼儿的反应却又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对方也“以牙还牙”,则发起进攻的孩子以后就不太敢再侵犯对方:反之,如果对方哭了,退缩了,则发起进攻的孩子以“胜利者”自居,以后对这个孩子可再度侵犯或欺侮。另一方面,看电视和录像中的暴力片而学得不少。幼儿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或录像,电视起了“保姆”的作用,而家长见孩子一看电视便一动不动,目不转睛,也乐意给孩子看,许多成人的武打片、儿童的节目中都含有不少进攻的镜头,往往给孩子输入一种极端的想法,似乎只有采取强有力的进攻,才能打败对手。
(三)社会因素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个体社会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因而社会因素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决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1、家庭影响
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成员之间矛盾重重,你争我夺,吵嘴打架,情感气氛极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攻击性行为习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如果父母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教养态度,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样,娇宠和放纵能导致孩子的为所欲为,使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另外,父母的一些偏激的教育观念,引起的不当的教育方法运载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边产生较大的影响。
2、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龄人之间交往,通过交往同龄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一个儿童很少与同龄接触,很少与同龄人交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这个儿童的身心状态就会偏离太多数儿童的正常发展,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如性格孤僻、固执,情感冷漠、冲动,甚至导致儿童孤独症、儿童抑郁症等。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同龄人之间相互接纳、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等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效应,而同龄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争斗、相互攻击等则是相互作用的消极效应。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引导儿童发扬正效应,消除负效应。
·???????????????????????????????? 3、玩具的作用
一些家长投孩子所好,特别是给男孩子买手枪、大刀、宝剑等玩具,许多孩子便在游戏中经常使用这些“武器”对着同伴比划。还有的家长孩子买拳击袋或拳击手套,目的在于当孩子发火时,用拳击的方式发泄,岂不知这只会增加孩子更多的进攻性行为。
4、环境刺激
经验表明,不良环境刺激的影响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自查报告范文.docx
- (GB6722-2023)爆破安全规程(四).docx VIP
- 人教新起点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6-Winter-Vacation-整单元ppt课件.pptx VIP
- 盖梁双抱箍法施工工法.pdf VIP
- 金天钛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材料强国,高端制造,高端钛合金,航空深海铸就高成长.pdf VIP
- 船舶监造培训课件.ppt VIP
-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提升训练)(教师版).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pdf VIP
- DG_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标准.pdf VIP
- 山东省济南一中《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