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虚拟人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doc
将虚拟人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本论文以高中历史经济史中具体的一课为例,探索如何将虚拟人物引入课堂,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之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虚拟人物;趣味性;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03-02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历程》已经快讲完一单元了,学生纷纷表示比政治文明历程更加枯燥,因此产生了畏惧心理,有学生甚至表示开始对历史失去兴趣和信心。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历史一直是我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反映的经济史枯燥无味的问题,加上之前已经有了将“帕帕提”引入课堂的成功经验,于是我准备引入新的虚拟人物“大毛”和“贾三”,以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为例,开始探索如何使学生对经济史产生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目标。
所以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将有一位新朋友认识,学生们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催我赶紧介绍一下:
大毛,明清史研究的爱好者,最近正致力于编写《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今天将由大毛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体验那段逝去的历史。
接着展示图片和材料:
穿越时空隧道,大毛回到明朝中期,来到江南的贾余县,一路上,看见如下情景(高产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图片):
并提出问题:1、这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2、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会给明清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得出结论:农业方面,技术世界领先,高产作物引进推广,产量大幅增长,衣食结构改变。
展示图片和材料:
大毛又来到了隔壁的松江县,他看到如下情形:“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嘉庆《松江府志》
紧接着,大毛又到景德镇考察瓷器,他收集到如下资料:明初,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 明末,民窑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匠达10余万人。
学生结合教材得出结论: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占主导地位。
展示图片和材料:《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描绘明中晚期南京城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反映了明朝南方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阊门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当时这里各种店铺多达数万家,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
大毛在南京结识了来自松江的贾三,并跟着他来到上海: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清?叶梦珠《阅世编》
学生结合教材得出结论:商业、城市方面,商业资本活跃,白银大量流通;工商业市镇兴起。
参观完这些地方,大毛总结(学生得出结论):近代前夜,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本课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属于难点,概念性,学生难以理解。通过虚拟人物加以故事情节,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教材内容。
新编故事:贾三本来是个庄稼人,后来,精明的他看到村里种植棉花的机遇,就率先买了织布机,和老婆、女儿织布。遇到行情大好,他赚了不少银子。于是,他抓住机遇,又买了几台织布机。到现在,贾三已经是拥有二十余张织机的贾老板了。
贾三:每张织机至少需要两三人同时操作,最多时需要雇佣五六十人。每次需要增加人手,我就会去玄妙观。
问题:贾三是什么人?玄妙观又是什么地方?这说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什么新的关系?
通过贾三的叙述,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当时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知道资本主义萌芽是指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但是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还不全面。于是需要继续补充材料。
通过贾三,大毛很快收集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集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苏州府志》
材料三: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根据考察,大毛得出了如下结论(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教材填空):
通过表格的填写,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本课的难点之二是理解在近代前夜,有哪些因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此,我续写了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