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读_551203878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今读_551203878专用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十 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宗旨),事有君(主意)。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通‘披’)褐而怀玉。 七 十 一 章 知不知(知之而不自以为知) ,上; 不知知(不知却自以为知) ,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七 十 二 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狭)其所居,无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现),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七 十 三 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舒缓)而善谋。天网恢恢(广大),疏而不失。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七 十 四 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七 十 五 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指谁?),是贤于贵生【者】。 七 十 六 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胜刚强。】(据韩非《喻老》从三十六章移入)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不忘故邪?”常枞曰 :“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敬老邪?”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矣。”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噫!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说苑·敬慎篇》 七 十 七 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现)贤。 七 十 八 章 天下柔弱莫过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 十 九 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八 十 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四、《道德经》的思想和价值 1.《道德经》要义 以“道”和“德”为纲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思想,以治国和修身为要目,以“和”为目标境界构建了中国哲学的整体框架,探讨了: 宇宙的起源(本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的规律(规律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天道自然,人道无为)、 “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及为人处世之道(见素抱朴,知柔贵反)等。 其思想可概括为: 以“道”为体(哲学智慧): 道的本质:规律的实体化;道的功能:化生万物、主导万物;道的特性:辩证性(组成的辩证性:阴阳、有无的辨证统一;作用的辩证性: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把握的辩证性: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不大、多不多、欲不欲、学不学;表述的辩证性:正言若反)。 以“德”为用(人生智慧): 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以正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下,三宝… 军事智慧:以柔胜刚,哀兵必胜; 学习智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