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块玉 别情 1、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元 )朝的( 关汉卿 )。 2、“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天净沙· 秋 1、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元 )朝的( 白朴 )。 2、开首二句,以六个名词并列,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 ),营造出一种( 宁静 )、(寂寥)的氛围。 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一句,选取秋天景物,由( 远 )及( 近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 )的秋景图。 . 天净沙·秋思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水仙子·咏江南“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岸芰荷沙鸥画船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卷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 时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6、选文第四则,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劝人自强不息。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黄生借书说》阅读理解卷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朝的著名学者(袁枚),其号为( 随园主人 ),另著有诗歌评论集《 随园诗话》等著作。“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 ),也可以( 发表议论 )或(记叙事物 ) 2、分别写出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明了“(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第二部分向黄生提出了“( 读书也必专 )”,“( 归书也必速 )”的希望,将“( 公书 )”与“( 吝书 )”,“( 幸 )”与“( 不幸 )” 作对比,很有说服力。 3、全文就黄生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学习。文章运用( 对比 )手法进行议论和抒情,从而证明观点。 4、为了证明“( 书非借不能读也 )”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事实:①“(七略、四库……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②“(汗牛塞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文档评论(0)

0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