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专用课件

三、自主学习(二)分析第一段: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 3.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4.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7.虽在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10.戒奢以俭 以:而,实行,厉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源泉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凡元首 承天命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见欲 知足自戒 将作 知止安人 念危 谦冲自牧 惧溢 江海下川 乐游 三驱为度 忧怠 慎始敬终 虑蔽 虚心纳下 惧邪 正身黜恶 恩加 因喜谬赏 罚及 以怒滥刑 思 人君当思 本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1)本文运用了喻证法。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来比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本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2)正反对比论证法的运用。例课文第一段“求木之长者……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正面论述积德义的重要性。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又如:第二段中关于“殷忧”“竭诚” 与“得志”“傲物”的论述,都是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唐太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2、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暗示君主这么做就是个明君,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 3.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 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 ? 1.必浚其泉源 ????2.人君当神器之重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4.承天景命 ????5.克终者盖寡 ????6.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9、宏兹九德 ????10.简能而任之 ????11.垂拱而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____; ④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专用文体。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 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课外拓展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