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阳节专用课件

重 阳 节 一、重阳节的来源: 1、避邪说: 《风土记》:“祓除不祥”、“辟出恶气”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2、求寿说。 隋朝时杜公瞻:“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东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3、尝新说: 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重阳节实际上是我国农民喜庆丰收的一个节日。农历九月,正是金色的秋收季节,加之‘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庆祝风俗。” 为什么说避邪说的影响最大也更符合人们的心理? 第一、从重阳节流行以来,尊崇重阳习俗的人们大都信奉重阳节是辟邪之日的说法。 《梦梁录》:“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吉林《抚松县志》说:九日为重阳节,多登高眺望,谓可避灾,亦师古之意也。” 第二、有些地方九月九日这一天要将家畜放纵于野的习俗表明人们相信九月九日是个必须避忌的日子。。 广西《隆安县志》:“九月九日,牛羊纵放。俗曰: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第三、有些地方重阳节有抛掷某物以转移晦运的习俗。 第四、不少地方重阳节有放风筝的习俗。 第五、重阳节许多的传统习俗都是从辟邪的角度出发形成的。  二、重阳节的风俗: 1、登高: 2、吃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华冬实,备受四气,报经霜雪,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 《辞海》:菊花“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目赤等症。菊花多数系白色或类白色,但也有部分呈黄色,故有黄、白菊之分,习惯上散风清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 王维: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李颀: 风俗尚九日, 此情安可忘. 菊花避恶酒, 汤饼茱萸香.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戴黄金甲 《西京杂记》记载:“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郭元振: “辟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陶渊明: “酒能袪百虑, 菊能制颓令。” 4、插茱萸和簪菊花 5、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陕北:“九月里九重阳,收呀幺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幺上了场”。 三门峡:追节 福建莆仙: 《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 “今日送走西方客, 明日又迎东方朋。” 菊花如我心, 九月九日开。 客人知我意, 重阳一同来。 *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