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_排烃史模拟专用课件
垂向输导主通道——断裂运移模式 密度发生变化,当干酪根热降解形成油气时造成密度降低、比容增加、体积增大、压力增加 1 g干酪根生成同重量 石油 比容增加 1.8 倍, 生成同重量 天然气 比容增加 10.67 倍, 生成同重量 CH4 比容增加 53.33 倍 烃类生成的增压作用——压力差 二、初次运移的动力 干酪根 密度为 1.6 g/cm3, 石油 密度为 0.88 g/cm3, 天然气 密度为 0. 15 g/cm3, CH4 密度为 0. 03 g/cm3 自然界中只要有浓度差就有扩散作用 生油层中含烃浓度比周围岩石大,烃的扩散方向由生油层指向围岩,与油气运移方向一致,因此它是进行初次运移的一种动力 扩散作用在物质转移方面的效率比较低,但是它受客观条件诸如温度、压力、地层的物性以及有机质的成熟度等等的影响比较少。只要有浓度差存在,扩散作用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甚至在欠压实和异常高压状态下也能毫无阻碍地进行 当地层深埋变得异常致密、流体的渗流很微弱或停止时,扩散作用几乎是流体运移的唯一方式,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扩散作用——浓度差 二、初次运移的动力 扩散作用——浓度差 二、初次运移的动力 轻正烷烃有效扩散系数与烃分子碳原子数的关系 1. 测定值;2. 据回归曲线外推 第二节 排油史计算 二、排油史计算 一、运移临界饱和度 BASIMS:考虑泥岩、灰岩、煤三种源岩的临界饱和度;由用户定义。 一、运移临界饱和度 Hunt (1961, 1979 ) 0.2 - 0.9 % Philip (1965 ) 0.25 % Tissot (1971 ) 0.1 - 0.9 % Dickey (1975 ) 1.0 - 20 % Brooks (1977 ) 0.1 - 0.9 % Momper (1978 ) 0.08 - 0.08 % Ungerer (1987 ) 20 % 陈发景等 ( 1986 ) 1 % 当烃源岩中含油饱和度很低时,油呈分散状的油滴或油珠分布,在亲水介质中通过孔喉必须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当含油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使分散的油珠形成连接的亲油通道时,连续的油相发生运移就几乎不存在毛细管阻力了,此时的饱和度就称为油运移临界饱和度。 排油驱动力 临界饱和度 ? { 压实排油 压差排油 排油时间 排油量 油相运移模式 二、排油史计算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 基本原理:逐次沉积压实排烃,骨架体积不变原理。 适用范围:只研究排油,适用于孔隙度-深度呈正常规律压实地区 计算过程:首先求排出系数,然后求排油强度和排油量。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排出系数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排出系数 根据排出系数一般公式和埋藏史,可导出排出系数史如下: Cex1-埋藏时间t1(等于0)时生油层的排出系数,小数; Cexk-埋藏时间tk时生油层的排出系数,小数,k=2, 3, …, 直至今天; φk-1-埋藏时间tk-1时生油层的孔隙度,小数,可根据生油层的埋藏史算出; φk-埋藏时间tk时生油层的孔隙度,小数,可根据生油层的埋藏史算出;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排油强度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排油强度 二、排油史计算 压差排油法 适用于砂泥岩交错的地层 不适用于大套纯泥岩层 二、排油史计算 压差排油法 二、排油史计算 压差排油法 第三节 排气史计算 二、排气史计算模型 一、天然气物质平衡运移原理 * 第五章 排烃史模拟 热史 生烃史 工业性油气藏 生、储、盖、圈、运、保 生烃 排烃 相态? 动力? 阻力? 运移通道? 运移时间? 运移方向? 运移临界饱和度? 运移量? 水溶相、游离相、扩散相、气溶相 0.1-1μm:3nm 油气在地下发生运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1.流体? 即油、气、水都是可以流动的,固体就不行; 2.动力条件? 即动力环境/动力场,是油气藉以运动的外力之和; 3.通道? 是流体籍以通过的物质环境,如初次运移的微裂隙等。 J. Karwell据所测定的泥质岩进汞压力和与内表面有关的吸附能力进行推算,得出结论:2000m±时孔隙直径为50~100A (1A=10-10m ,向下继续减小,由能容纳沥青质通过,到仅能通过正烷径 50 沥青 3.8 CH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性格探索专用课件.ppt
- 04弯曲内力专用课件.ppt
- 04第二章第一节(二)、气候专用课件.ppt
- 04第四节:新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供参习.doc
- 04级本十班:殷德升 《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的描写特色 .doc供参习.doc
- 04第四章 自然人专用课件.ppt
- 0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专用课件.ppt
- 05 万有引力与航天供参习.doc
- 04马说专用课件.ppt
- 05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说课稿供参习.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