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所有文言文及第一课的提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有文言文及第一课的提纲

1.诗歌:要求:会一字不错的默写;会一些名句的理解性默写;会律诗、词的知识点 2.文言文重点:要求: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3.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五篇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4.名著导读(要求:1、背熟作者、主人公姓名;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5. 【例1】陶渊明《桃花源记》)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下铺垫.2.作者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写出渔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渔人说起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熟知的事,如果写出来就显得累赘了.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4.作者在结尾写“遂迷,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例2】刘禹锡《陋室铭》)1.文章中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惟吾德馨.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3.文章中“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表现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结尾引用孔子的话,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警策有力,引人深思.【例3】周敦颐《爱莲说》)1.文中写莲,为什么写牡丹和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写牡丹和菊是为了衬托莲之“君子”形象的高大.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文中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看,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应鄙视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而应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4.“晋陶渊明独爱菊”而“予独爱莲”,两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完全对立,为什么不,两人都倚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只不过陶渊明是消极的隐居遁世,而作者是洁身自好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应如何理解?这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傲自诩的品格.【例4】魏学洢《核舟记》)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2.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写得如此细致?雕刻品是静止的,写舟子的神态给人动态感觉,做到动静结合,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例5】《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政治方面是实行禅让制,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人际关系方面是平等,博爱,融洽,各有归属;社会秩序方面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邪恶和犯罪行为. 2.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政治上都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融洽,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都是自由宽松,民主团结的. 3.大同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其社会道德要求是讲信修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良好社会秩序. 【例6】郦道元《三峡》)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 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 第四段: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 2.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耸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 3.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 4.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将春冬二季合写,再写秋季?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秋二季合写,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

文档评论(0)

sb250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