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孔雀东南飞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6 孔雀东南飞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 孔雀东南飞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6 孔雀东南飞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2.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 3.朗诵课文,学习课文的“开端”及“发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另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板书: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 显示: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习诗前的小序,概括其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诗歌的写作顺序、线索、概括诗歌的内容。 明确:本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板书明确: 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归。 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 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 2.提问: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有二: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3.研读“开端”部分。 (1)集体朗诵第一部分 (2)提问: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3)要求学生体味“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明确:从兰芝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我们还可从“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等直白中,也可看出她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女性形象。 4.研读“发展”部分。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仲卿对兰芝自请遣归的态度;兰芝遣归时打扮及她和婆婆、小姑的告别;兰芝和仲卿话别,相约来日三个方面的内容。 (2)体味仲卿对她母亲及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明确:作用有三: 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 第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A”显得专断而又顽固。但也颇有心计,训斥之后又抚慰仲卿:“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A”企图以此打动仲卿,动摇他对爱情的专一态度。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诵“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明确:兰芝严妆: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