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泻下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 第二章 泻下剂 ?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适应病证 里实证 3、分类 寒下--里热积滞实证 温下--里寒积滞实证 润下--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 逐水--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 攻补兼施--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 4、使用注意 ⑴里实已成,兼有表证者,应权衡轻重,灵活运用。 ⑵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合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法。 ⑶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必要宜配伍补益扶正之品。 ⑷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⑸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大承气汤 Ⅰ类 《伤寒论》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实质:热实互结阻滞肠道,以致邪热 胁迫津液从旁流下。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热厥 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能布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寒因寒用”治法。 功用 峻下热结 ?使用注意 1、体虚慎用、孕妇禁用 。 2、中病即止。 大黄牡丹汤 Ⅰ类 《金匮要略》 大黄、芒硝 泻热通便 丹皮、桃仁 活血逐瘀 大黄附子汤 Ⅱ类 《金匮要略》 ?配伍特点 温通、泻下、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 麻子仁丸 Ⅱ类 《伤寒论》 ?使用注意 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以及孕妇应慎用或忌用。 ?随证加减 痔疮便秘,加桃仁、当归; 痔疮出血,加槐花、地榆; 伤津较甚,加生地、玄参、石斛。 济 川 煎 Ⅲ类 《景岳全书》 ?配伍特点 十 枣 汤 Ⅰ类 《伤寒论》 ?用法上的注意 ⑴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 ⑵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如服后下少,明日加量; ⑶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使用注意 ⑴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 ⑵如泻后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 ⑶如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 ⑷如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 ⑸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黄 龙 汤 Ⅱ类 《伤寒六书》 ?辨证要点 本方为泻下逐水的代表方,又是治疗悬饮及阳水实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运 用 十枣汤 十枣汤 第五节 攻补兼施 泻下剂 攻补兼施 ?加减变化 热毒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 血瘀较重,加赤芍、乳香、没药。 大黄牡丹汤 第二节 温 下 泻下剂 温下剂 寒积里实证 寒邪积滞阻于肠道—— 腹痛便秘 寒滞厥阴—— 胁下偏痛 寒凝气滞—— 发热,手足厥冷 寒实佐证—— 苔白腻,脉弦紧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大黄附子汤 细辛 大黄 附子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解 君 臣 大黄附子汤 本方用药特点 1、大黄、附子同用,属去性取用之法。 2、附子用量较大,体现以温为主,属温下之法。 大黄附子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下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冷积便秘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大黄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运 用 大黄附子汤 ?随证加减 腹痛甚,喜温,加肉桂; 腹胀痛,加厚朴、木香; 体虚或积滞较轻,可用制大黄; 体虚甚,加党参、当归。 大黄附子汤 温 脾 汤 Ⅰ类 《备急千金要方》 温下剂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脾阳不足 阴寒内盛 寒积中阻 阳虚寒积证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温脾汤 甘草 当归 人参 干姜 芒硝 附子 大黄 功用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方解 君 臣 佐 使 温脾汤 温脾汤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冷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腹中胀痛,加厚朴、木香; 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 运 用 温脾汤 第三节 润 下 泻下剂 润下剂 病机 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脾约证:胃肠燥热,津液偏渗,以致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苔微黄 麻子仁丸 白蜜 厚朴 枳实 大黄 白芍 杏仁 麻子仁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方解 君 臣 佐 使 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药物治疗.doc
- 第九章生物碱.ppt.ppt
- 第九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ppt
- 第九章联轴器、离合器.ppt
- 第二册第四课北投硫穴记国学常识一、山水游记二、硫矿炼制三.doc
- 第九章电磁场理论.doc
-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ppt
- 第二十一章移植免疫-青海大学医学院.ppt
- 第二十三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ppt
- 第二十三章移植免疫-安徽理工大学.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