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課本》初集第四冊
恥篇
一、【成湯放桀】
成湯救世。誓師於郊。自謂慙德。放桀南巢。
【原文】
商湯、契之後。初為諸侯。居亳。三使聘伊尹。尹就湯。湯薦尹於桀。自亳凡五適夏。告以堯舜之道。桀終不聽。暴虐愈甚。湯乃誓師攻鳴條。放桀于南巢。自以為有慙德。曰、予恐來世以台為口實。仲虺乃作誥以明之。
湯三聘得伊尹。薦於桀。蓋其心以為伐桀救世。不若使尹事桀。以止其亂。志正不在興商也。至萬不得已而放桀。猶為有慙德。是故征誅弔伐。有湯之德則可。無湯之德則篡也。其不為口實者幾希矣。
【白話解釋】
三代時候。商朝的湯王。就是契的後代。起初是在夏朝做着諸侯。居住在亳的地方。差了人、用了聘禮、去聘請伊尹三次。伊尹纔到湯王那兒來了。湯王就把伊尹薦到桀王那邊。打從亳的地方到夏朝裏。前後一共走了五次。把古時代唐堯虞舜做人君的大道理、告訴桀王。桀王終於不肯聽他的話。反而愈加暴虐了。湯王不得已、纔發了誓、與兵去攻打鳴條地方。把桀王流放到南巢地方去。湯王既然流放了桀王。自己以為這樁事。未免有傷德性。很為慚愧。說道。我恐怕後世的人。把我當做話柄。於是仲虺就做一篇誥文。來表明他。
二、【夷齊採薇】
伯夷叔齊。潔身如玉。餓于首陽。恥食周粟。
【原文】
殷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讓國逃隱。聞文王作。同歸于周。武王伐紂。夷齊叩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夷齊恥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採薇而食。遂餓死山下。
伯夷遵父命而逃。孝也。叔齊亦不立而逃。悌也。皆求仁得仁也。叩馬而諫。忠也。亦義也。餓死首陽。其以伐紂為不仁不義乎。夫以獨善其身謂仁義者。學夷齊可。以兼善天下謂仁義者。則學武王也。
【白話解釋】
殷朝末年閒的時候。有兩箇著名的隱士。一箇名叫伯夷。一箇名叫叔齊。是孤竹國裏君主的兩箇兒子。他們為了辭讓國君的位子。逃去隱下了。聽得了周文王的興起。兩箇人就同到周文王那兒來。後來周武王去討伐紂王。伯夷叔齊就在馬前諫勸着。武王身邊的人。就要用兵器來打他們了。姜太公道。這兩箇人是很有義氣的人呵。就把伯夷叔齊好好的扶了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亂事。得了天下。這就是周朝了。伯夷叔齊覺得很羞恥。就不肯喫着周朝的粟米。兩箇人同到首陽山裏去隱下了。採了薇草來喫着。後來就在首陽山下餓死了。
三、【句踐嘗膽】
越王句踐。焦思苦身。不忘國恥。嘗膽臥薪。
【原文】
周越王句踐之困於會稽也。喟然歎曰。吾終於此乎。大夫種曰。何遽不為福乎。吳旣赦越。句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卽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耶。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卒沼吳以雪恥。
國恥不可不雪也。但雪之貴有道。句踐卧薪嘗膽。生聚十年。教訓十年。五問於包胥。五對於諸大夫。內命夫人、外命大夫、曰。內有辱、子也。外有辱、我也。徇於軍者十次。故能一舉而雪會稽之恥焉。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越國的君王名叫句踐的。被吳國打敗了。圍困在會稽地方。他就歎着一口氣說道。我難道就這樣的完了嗎。他的臣子做大夫官、名叫種的說道。講不定這箇也是福呢。後來吳國饒了越國。越王句踐回到了國裏。就非常刻苦。勞動他的身子。運用他的心思。把一箇苦膽放在自己坐的地方。每逢坐的時候。和睡的時候。就仰望着這箇苦膽。喝的和喫的時候。也嘗着這箇苦膽。並且自己對自己說。你難道忘記了會稽地方的羞恥嗎。費了十年工夫、生養百姓們。又費了十年工夫、教訓百姓們。終於把吳國的宮室廢滅了、變做污池。洗凈了當時在會稽地方的羞恥。
四、【丘明素臣】
丘明所恥。匿怨友人。巧言令色。足恭異倫。
【原文】
周左丘明、受經於孔子。因春秋作傳。杜預云。仲尼為素王。丘明為素臣。孔子嘗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宋元豐中。詔左丘明從祀。封瑕丘伯。
孔子述而不作。所作者惟春秋。左丘明懼妄意失真。具論其語而作傳。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丘明傳春秋。則亂臣賊子當更懼矣。孔子所恥。丘明亦恥之。杜預謂為素王素臣。義自當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有一箇姓左名叫丘明的。在孔夫子的那兒學習經書。就因了孔夫子做的春秋那一部書。做了傳文去解釋他。後來晉朝的杜預說道。孔仲尼是不登王位的素王。左丘明也就是不曾做官的素臣子了。當時孔夫子曾經說道。凡是一箇人、說話說得好聽。面色妝得好看。做出過分謙恭的樣子。左丘明對於這種人覺得很羞恥。我對於這種人也覺得很羞恥的。隱藏了心裏的怨恨、又去親近他的、這種人。左丘明覺得他們很羞恥。我也覺得他們很羞恥的。後來在宋朝元豐年閒。皇帝下了詔。把左丘明在孔夫子的大成殿裏祔祭着。並且追封他做瑕丘地方的伯爵。
五、【相如稱疾】
相如忍辱。秦不加兵。廉頗感化。請罪負荊。
【原文】
周藺相如、廉頗、同仕趙。相如位居頗上。頗欲辱之。相如每稱疾引避。人皆恥之。相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