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蜱虫病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阳蜱虫病调查.doc

信阳蜱虫病调查   记者走访信阳市商城县14个村庄,证实有12人今年因蜱虫叮咬致死,明显高于河南省卫生厅公布的死亡数字。   5月4日,信阳市?负忧?农民杨贵清第一次量体温时觉得体温计坏了,他看见水银柱冲到最顶端。保险起见,他让家人买了一只新体温计,水银柱再度飙到42度的最高点。   2011年5月5日,杨住进信阳市解放军154医院,他的床头病历卡上写着“发热待查”四字。但家人都明白,“是被蜱虫咬了。”   杨住院17天,曾被四次下达病危通知,但家属坚持治疗,最终让他捡回了一条命。在这期间,家属亲见8名高危患者被医院挂上氧气袋劝离。每走一人,杨的绝望便增一分。 信阳市154医院传染病科病房内,住满蜱虫病患者。   在河南信阳众多因蜱虫叮咬而致病的患者中,杨是幸运者。河南省卫生厅称,截至5月24日,河南省2011年已报告因蜱虫叮咬而发生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70例,死亡4人。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仅在信阳一地,今年因蜱虫叮咬致死的人数,至少有12人。   记者就此向河南省卫生厅求证,卫生厅新闻办一位工作人员称,厅里发布的信息系各地卫生部门上报后汇总得来,“事实上,经过2010年蜱虫病防治工作的锻炼,各地卫生部门应该都不敢怠慢。”   14000元高价医疗费   自2008年蜱虫病大规模爆发以来,信阳市解放军154医院就成为河南省定点治疗医院。6月23日,记者来到154医院感染病科,其住院部一楼的8个三人房间内都住满了蜱虫病人。其中两个病房内还加着两张床,“早两天,走廊里也加了好几张床。”患者刘美玉称。   刘美玉来自信阳市商城县汪岗乡,今年56岁,她在被蜱虫叮咬发热后曾拖延三天,随后到154医院就诊。截至23日,她在这里住院10天,共花去14000元。对于一位普通农妇来说,这笔花销是个巨大的负担,除了能从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3000元左右,为筹集医疗费,她的家庭不得不四处举债。 商城县汪岗乡余卜村,老人们在聊村里的蜱虫病害。今年蜱虫病致死的患者,多为免疫力差的老人。   记者见到刘美玉时,她已滴水难进,手指不断四处抓挠且伴随抽搐,病情非常严重。此前,她已被下了一次病危通知书,但家人仍坚持治疗,其家属称,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医院很可能会放弃治疗,把病人劝回家,“昨天已有一个老太太被挂上氧气袋劝回家。医院不愿意病人死在病房,很多农民也不愿意让家人死在外面,认为不吉利。”   这位放弃治疗并被劝离医院的老人家住商城县长竹园乡。从信阳市到商城县160公里路程是她此生的最后一次回乡,路费却花掉2800元。“医院的救护车不可能用来送病人回家,只能从社会上租车。但车主会以病危患者晦气相要挟,也担心病人死在自己车上,借机抬价。”与其同病房的患者家属告诉记者。   《凤凰周刊》记者最终获知一位依维柯车主的联系方式,他在电话中承认自己曾多次从传染病科运蜱虫病人回商城县,价格在2500-3000元不等。从商城县包车到信阳市需花费300元左右,返程却需2500元,此说也得到商城县疾控电中主任余芳的证实。她说:“我听说几个病人运回来都是花了大钱的。”   154医院的蜱虫病患者大多来自商城县。他们的床头病历卡上大多写“发热待查”四字,而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或“蜱虫叮咬症”等字样。如果不是家属介绍“是被蜱虫叮咬”并展示咬伤痕迹,人们一般并不会知道正住院26名病人是“蜱虫病患者”。   对病历卡上的写法,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是,蜱虫叮咬容易让人慌乱,医院这样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但也有人透露,“这就为瞒报蜱虫病死亡数字埋下了伏笔,因为蜱虫叮咬根本就没有在病历上体现出来,正好可以写‘死因不明’。”   “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一点事也没有。很多人都是怕花钱,能拖就拖,被叮咬后一星期才送诊。”在154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崔宁看来,不少蜱虫病患者的死亡只能怪他们自己。据他透露,今夏154医院共收治蜱虫叮咬病人100多例,治愈率在98%以上。   当记者求证具体的死亡数字时,崔宁称“要以河南省卫生厅公布数字为准。”   商城至少12人死于蜱虫   自2007年开始,信阳市商城县就成为蜱虫叮咬病的重灾区。“发病时间都是从每年4月到10月间。但直到今天,国家对于蜱虫叮咬的致病病因并没有准确结论。”余芳告诉记者。   记者见到余时,她刚从金刚台乡一个村子里发传单回来。余的办公桌上堆满蜱虫病防治的传单,每次下乡,她都带着传单普及防蜱知识。“有些农民不识字,就到乡村小学去普及蜱虫防治知识,让小学生把知识转达给父母,这叫‘小手牵大手’。”她说。   同时,商城县电视台曾多次在电视信号上插播蜱虫叮咬防治讯息。这些预防举措在当地反响不错,不少人向记者证实:“以前以为被蜱虫咬了没多大事,现在知道不能用手直接拔出蜱虫,最好用镊子夹或烟头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