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创作的心理定势
詩詞間符號的建構與解構---以韋莊詩詞為例
林淑華
摘要
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致歸結的結論以燕樂的影響為主,但這說法偏重在長短形式上作聯繫考察,《皺水軒詞荃》曾說「詞家多翻詩意入詞,雖名流不免」可見在唐時發展極盛的詩學體系,有意或無意間摻進詞學的創作材料中,詩詞在語言符號轉換過程中是有關係的,尤其身處在晚唐五代的詩人,在嘗試新的文體時,必定有部分承接心中已儲存的詩學符號重新加以改造,創造出新的文學形式與意涵。但論者在考察詞與近體詩的關係時大多只注意到和聲、泛聲說,本文即以韋莊創作的兩種不同文體,觀察文學與語言系統之間的建構與解構的雙向動態關係,以明白作家在相同的時空背景中,在經驗與接觸都是同樣的東西的情況下,如何使用不同的體裁表達與創作,並使詞成為代詩興起的新文體。
關鍵詞:韋莊、詩詞比較、語言
一、前言
柏拉圖認為文學創作是「靈魂在迷狂狀態中對於美的理念的回憶」,普洛丁認為是神賜的「專為審美而設的心靈的功能,對最高本原的美的觀照」康德認為它「不涉及對象中的任何東西,只涉及主體如何受到表象的影響而自己有所感受」朱光潛說:「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以上所說文學美感,皆是藉助於外界表象的自然世界,文學的創作是生活中深刻的事件與心靈交會的閃光,加以想像鑄造的藝術創作,正如康德所說「想像力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認識能力,是一種強有力的力量。它從實際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創造出第二自然來。」當自然環境提供了材料中,人類的創造能力可以根據已有的意象作材料,把他們加以剪裁、綜合,成為多種新式,例如溫庭筠詩詞都有以詠柳的作品,單就詞已有楊柳八首(一作楊柳枝)而詩也有〈題柳〉〈原隰荑綠柳〉,同一樣的材料,詩人可以創造出多樣的作品。
在文學創作的運思過程中,作者需要發現材料的深刻意義,或者確定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觀點,馬克思曾指出:「人在對象世界中得到肯定,不僅憑思維,而且要憑一切感覺。」他還說:「只有通過人的本質力量在對象界所展開的豐富性,才能培養出或引導出主體的(即人的)敏感的豐富性,例如一種懂音樂的耳朵,一種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這說明了對事物的敏感是詩人最重要的創作訊息,詩人對生活中事件的敏感,開始並不受明顯的理性的制約,它迅捷的在大腦皮層構成鮮明突出的審美初象,敏銳地將刺激感受力直覺的、迅速的作出形象的感受、定形與判斷,一時捕捉的直感,由此而飛躍地展開系列性的審美聯想,透過類似聯想或接近聯想,於是連結出一大片藝術的創作素材。別林斯基說:「現象的直感性是藝術的基本法則,確定不移的條件,賦予藝術崇高的、神秘的意義。」高強的情緒感受力幫助作者時時能觸發文思泉湧的線索。心靈對物象的審美形象還需高強的情緒記憶與形象的記憶力的儲存,記憶的基本過程是識記、保持、回憶和認知,記憶的種類可分為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從詩歌創作的審美過程來看,詩的審美主體的記憶主要是形象記憶與情緒記憶,詩人所縈繞或銘刻於心的是,通過藝術的感情的觀察得來的生動鮮明的外部印象,和那種特定的情緒、氣氛與氛圍。而詩人對曾經建構的詩歌字句,因為記憶的連接,也會在相同的情緒和當時週遭環境相應的形象中,再次出現。大致上詩句的完成都難免要經過一番內省工夫,所謂「內省」白靈認為或可分為「內容的內省」與「語言的內省」,內省時先由內容的內省開始,再次及語言,略有所得後,發覺不滿意,可轉回內容再重新觀察,於是煎出一首詩的過程為:
題材 詩的內容 詩的語言 詩的內容 詩的語言 ……
在內省的過程中,記憶印象總是會出來干擾內容與語言的思考,甚至成為習慣性的出現。例如:
蕭幹侯(繼宗)先生評點校注花間集,讀到更漏子之四,集評中錄花草蒙拾云:
「『蟬鬢美人愁絕』果是妙語。飛卿更漏子、河瀆神凡兩見之,李空同所謂自家物,終久還來耶?」
又引栩莊漫記云:
「飛卿詞中重句重意,屢見花間集中,由於意境無多,造句過求妍麗,故有此弊,不僅蟬鬢美人一句已也。」
這只是溫詞間相重複的地方來立論的,其實溫庭筠詩與詞間,「自家物」可謂不少。羅宗濤在〈溫庭筠詩詞比較研究〉中即歸納其詩詞間的相關程度。
就詩與詞間的形式方面,詞句式整齊似詩的也造成詩詞混淆,如花間集中收溫庭筠〈楊柳枝〉八首,而此八首又見於溫集詩中,蕭繼宗先生評點校注《花間集》云:「以下楊柳枝八首,實皆七言絕句,往日譜書,以花間入集,故混列入詞。此八首具見溫集詩中,則前人初不視之為詞,按其音節,既不異於詩,自不宜闌入詞中。」又溫詩春曉曲一首,被全唐詩收入古詩類,又收入卷891,題曰:「木蘭花」,視之為詞,注云:「即春曉曲,集作古詩。」可見詩詞之間因形式的相同,詩詞意境間也略有混同。
二、韋莊詩與詞的相關程度
筆者以韋莊詞的意象語詞字面,拿來與韋莊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