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疗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疗分析.doc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术前诊断为浆细胞乳腺炎19例(47.5%),剩余21例(52.5%)术后确诊为浆细胞乳腺炎;另术前诊断3例为乳腺癌(7.5%),2例为乳腺小叶增生(5%),2例为乳腺纤维瘤(5%),术后病理提示浆细胞乳腺炎。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较复杂,误诊率较高,个体化的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最佳方案,宜采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法及常规病理切片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浆细胞;乳腺炎;诊断;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多发生于非哺乳期的非细菌性的乳腺炎症。其病理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且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和局限于乳腺小叶的微脓肿为特征[1]。由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当棘手,并且易于复发,往往给临床工作者带来困扰[2]。通过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PCM的病例共40例,总结临床特点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65岁,平均35.6岁,均发生在非哺乳期,其中24~30岁7例(17.5%),31~40岁23例(57.5%),41~50岁11例(27.5%),51~60岁4例(10%)。左乳22例,右乳18例,无双侧乳房同时发病者,病程7d~1年。   1.2临床表现 40例患者中,乳房肿块32例(80.0%),乳房疼痛22例(55.0%),乳头凹陷7例(17.5%),乳头溢液5例(12.5%),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17.5%),乳房脓肿2例(5.0%);乳房肿块并乳房疼痛20例(50%),乳房肿块并乳头凹陷7例(17.5%),乳房肿块并乳头溢液5例(12.5%);5例乳头溢液中,淡血性1例、浆液性4例,左乳3例,右乳2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可疑乳腺癌患者(3/40)行钼靶X线检查。   1.3方法 ①对于局部炎症反应较重未形成脓肿的患者(2/40),进行局部热敷,据药敏试验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局部炎症症状消退,肿块缩小后行手术治疗;②病变较局限或以独立的乳房包块为首发症状者(31/40)给予包块切除;③对于脓肿形成,波动感阳性的患者(2/40),行脓肿切开充分引流,待局部症状消退后行2期手术切除;④有乳头溢液或有瘘管形成者(5/40)术中自溢液导管内低压注入亚甲蓝造影剂2ml左右,标记窦道及扩张的乳管,行病变腺体区段完整切除术;⑤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外上+内上象限),且侵及乳头的患者(1/40),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⑥对于同时合并存在乳头凹陷畸形的患者(7/40),术中行乳头外翻成形。术中切除标本常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所有患者术中用苯扎氯铵溶液及0.9%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后用可吸收线缝合消除死腔以减少线头残留引起的术后感染及复发等风险,伤口局部加压包扎。术后积极用敏感抗生素治疗7~10d,9~14d拆线。   2 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术中标本送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并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明确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检查随访1~5年。术后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延期愈合;乳晕区瘘管复发1例,经再次扩大范围切除后未复发。7例行乳头外翻成形术者,效果满意。   3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名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是一种非细菌性感染的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乳腺良性疾病[3],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1.41%~5.36%[4]。   有学者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5],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也有学者认为PC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6],但一般很少能自愈[7]。   PCM常见临床症状:非哺乳期、非妊娠期乳晕边缘或乳晕深部结块;结块红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患侧乳头先天性凹陷、乳头溢液;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多数患者血常规正常。由于PCM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故目前对PCM的诊断仍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理检查虽然是本病诊断的可靠依据,但大部分病例镜下并未见到浆细胞浸润,因此病理检查不是唯一依据,应作为排除其他疾病(如癌、结核等)的必要手段。而对于具有上述临床症状者,只要病理学上没有找到反对依据,即可确诊。有文献将PCM分为三型:Ⅰ型乳腺肿块型:最常见,表现患乳可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