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究成果目录(自1992年起).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研究成果目录(自1992年起)

個人研究成果目錄 近五年內研究成果目錄 (一)期刊論文 1..崔光宙、方永泉(1997.4),「教師不同生命角色間的衝突與轉化」,載於〔測驗與輔導〕,一四一期。 2.方永泉(1999.3),「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暨大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99-126。 2.方永泉(1999.6),「文化研究與比較教育研究」,載於〔比較教育〕期刊,46期。中 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出版。 3.方永泉(1999.12),「資訊時代的媒體素養」,載於〔成人教育通訊〕第一期。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出版。 4.方永泉(2000), 「宗教與道德的關係─兼論多元社會中的宗教教育」,教育資料集刊 廿五輯(道德教育),國立教育資料館。 5.方永泉(2000),「馬庫色的人性解放美學觀及其在教育美學上的蘊義」,台灣教育,第600期,頁10至22。 6.方永泉(2001), 「施基納(B.F.Skinner)的「科學王」之夢--桃源二村書之評介(1998.5), 「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發表於台北市立台北師院教育哲學研討會。 方永泉(2000.5), 「弗萊勒受壓迫者教育學與批判教育學」,發表於八十九學年度台北市立台北師院教育哲學研討會。 方永泉(2000.12),「後殖民主義與比較教育研究」,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年會。 方永泉(2001.7),「機械複製 vs. 數位複製─從班雅明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看資訊社會的教育」,發表於2001年7月第一屆教育哲學論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 方永泉(2001.11),「不同的聲音─女性觀點取向的教育哲學」,發表於九十學年度台北市立台北師院教育哲學研討會。 方永泉(2002.10),「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分析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發表於中研院歐美所主辦之「第五屆當代教育哲學專題研討會」。 方永泉(2003.4),「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以呂格爾的詮釋學理論為例」,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研討會。 方永泉(2003,5),「教師修養與教師專業倫理─德行論倫理學觀點的分析」,發表於慈濟大學主辦教育專業倫理學術研討會。 (三)專書及專書論文 A.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1998.1),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 B.專書 1.方永泉(與崔光宙合著)(1997.6),〔教育影評集〕,高雄市:麗文出版社。 2.方永泉(2002.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C.專書論文 1.方永泉(1999),「宗教哲學與教育」,載於〔教育哲學〕,高雄市:復文。 2.方永泉(2000),文化工業與文化救贖─阿多諾文化批判觀點及其美學意義,載於〔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 3.方永泉(2000),後殖民主義與比較教育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頁35-75。台北市:臺灣書店。 4.方永泉(2001),小班教學的基本理念與精神,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主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高雄市:復文。 5.方永泉(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行動研究,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主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高雄市:復文。 6.方永泉(2002),「機械複製與數位複製─從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看資訊媒體時代的教育」,載於蘇永明主編,〔科技對教育的衝擊〕,教育、哲學與文化第四輯。台北市:五南。 7.方永泉(2003), 「〈英國哲學和教育哲學的革命〉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述評〕。台北市:師大書苑。 8.方永泉(2003),「E時代教師應具備的電影素養」,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編,〔E時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9.方永泉(2003),「〈臥虎藏龍〉中不同型態的師生關係」,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編,〔E時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方永泉(與周愚文等合著)(2003),「師資培育與甄選:追求多元專業化的師資」,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D.研究報告 1.方永泉(計畫主持人)(2000),宗教教育對於我國中小學道德教育影響之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8–2413-H-260- 005。 2.方永泉(計畫主持人)(2002),規訓與體罰─體罰的系譜學研究(執行時間)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