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表面效应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材料0701 李愿
学号:1002070101
参考文献:
1、卢柯、卢磊 金属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金属学报 2000年8月第36卷第8期:785—789
摘要
金属纳米按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超高延展性等。近年来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对其新进展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它的强度、塑性、弹性模量、应变强化、超塑性、蠕变及变形机理等相关问题。
2、吴锦雷 纳米材料的电学、光学和光电性能及应用前景
真空电子学术 2002年第4期:23—27
摘要:
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以及单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光学性 能和光电性能,高的光吸收系数和光致荧光现象可使其应用于敏感元件,由于其光电特性具 有超快响应速度,可望在超快光电子器件中得到应用。
3、齐卫宏、汪明朴 纳米金属微粒表征量的基本关系
材料导报 2002年9月第16卷 第9期:76—77
摘要:
在假定纳米微粒近似成球形的前提下,推导出了粒径、微粒原子数、表面原子百分数及 比表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对实验将会有一些指导作用。
4、梁海弋、倪向贵、王秀喜 表面效应对纳米铜杆拉伸性能影响的原子模拟
金属学报 2001年8月第37卷第8期 833—836
摘要:
采用EAM势对纳米铜杆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零温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面效应对原子能量、截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表面原子弛豫降低了纳米杆初始阶段的拉伸弹性模量。表面效应明显影响截面应力的发展与分布。
黄丹、陶伟明、郭乙木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镍单晶的表面效应
固体力学学报 2005年6月第26卷第2期:241—244
摘要:
对单晶镍纳米丝、纳米薄膜零温准静态拉伸破坏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表明表 面效应对单晶纳米材料的原子运动及整体力学行为有显著影响。自由表面增加纳米材料的塑性、降低其强度,影响纳米材料的变形机制。受表面效应的作用,纳米镍丝强度与弹性模量均低于纳米镍薄膜。纳米薄膜的断裂接近脆性断裂,断裂强度符合Griffith理想晶体脆断理论;纳米镍丝在断裂过程中表现出微弱塑性。
6、陈小亮,李远坪,郑安节 微纳米尺度单晶体变形中的表面效应探讨
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11—114
摘要:
微纳米结构由于具有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其表面能量不可忽视。固体总势能项中包含表面能量项,本文通过表面能来计算表面能量,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发展了一个表面能模型,推导了相应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公式,得到了考虑表面能效应的三维弹塑性变形位移场的计算公式。最后该方法被应用于分析了单晶铜纳米线的自由弛豫变形特征,数值模拟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结果也较一致。
7、方道来,郑翠红,朱伟长,晋传贵
NiFe2O4纳米晶的制备及表面效应对其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年3月第19卷第1期:86—89
摘要:
以 FeSO2·7 H2O和NiSO4·7H2O为原料,首先制备出颗粒细小的碱式碳酸盐前驱体,在 300—700℃焙烧1h后,制备出铁酸镍纳米晶,粒径为8—54nm,粒度均匀。通过测量它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与比表面积Sα,得出经验公式σ( Sα )=σ(∞)( 1—αS),运用非共线磁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经验公式,并得到纳米晶的非共线表面层的厚度。
8、洪家旺,方岱宁 表面效应对铁电纳米线性能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年12月 第29卷第4期:1—5
摘要:
在Landau—Ginsburg—Devonshire(LGD)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铁电纳米线的理论模 型,并通过与第一原理计算结果的对比,建立了一种获取外延长度的新方法。对于
Pb(Zr0.5Ti0.5)O3Ti )O3(PZT)纳米线,其外延长度为20nm。计算结果表明,在PZT纳米线中存在0.8nm的临界直径,同时揭示了纳米线的表面效应对其铁电性能的抑制作用。
9、冯倩、黄志高、都有为 磁性多层膜磁特性的表面效应
物理学报 2003年11月第52卷第11期:2906—2911
摘要:
利用Monte—Carlo方法和转移矩阵法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交换耦Js和薄膜厚度磁性多层膜的表面和尺寸对磁相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的相变温度随薄膜层数的变化取决于
Js/J ( J为体内交换耦合),当Js/J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由于表面磁有序先于体内磁有序,系统的相变温度随薄膜层数的增多而降低;反之,表面磁无序可与体内磁有序共存,系统的相变温度随薄膜层数的增多而升高;当Js/ J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