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苯胺的合成文献综述
聚苯胺的合成及应用
聚苯胺(Polyaniline)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聚乙炔的发现,人们对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逐渐产生了导电高分子这门新兴学科。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兴不可替代的基础有机材料之一,几乎可以用于现代所有新兴产业及高科技领域之中,因此对导电高分子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聚苯胺自从1984年,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化学家MacDiarmid等重新开发以来,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优良的电磁微波吸收性能,潜在的溶液和熔融加工性能,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便,还有独特的掺杂现象等特性,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以其为基础材料,目前正在开发许多新技术,例如全塑金属防腐技术、船舶防污技术、太阳能电池、电磁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电致变色、传感器元件、催化材料和隐身技术等。 X为聚合度,y为摩尔分数
图1 聚苯胺的链结构模式图 聚苯胺的可逆掺杂过程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大致有化学氧化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含氟聚苯胺的合成法、磺化苯胺氧化共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等。
4.1 化学氧化聚合法
化学氧化聚合法是指在酸性水溶液中用氧化剂(催化剂)使苯胺单体氧化聚合的一种方法,化学氧化法能够制备大批量的聚苯胺,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备聚苯胺的方法。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主要受反应介质酸的种类及浓度、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所用氧化剂不同主要有过硫酸铵法、二氧化锰法、硫酸铁法等。
4.1.1过硫酸铵法
沙兆林等人(3)采用过硫酸铵氧化聚合合成聚苯胺:先将苯胺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胺盐,然后再用均相聚合法合成聚苯胺。
任斌等人(4)同采用过硫酸铵氧化合成聚苯胺,其过程是在一定温度下,将减压蒸馏的分析纯苯胺加入到一定量水中,不断搅拌,加入酸生成苯胺盐,再将含有一定量氧化剂的酸溶液缓漫地滴入其中,连续反应数小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粉末状聚苯胺样品。
4.1.2 二氧化锰法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是一种强氧化剂(5),张红萍等人(6)采用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合成聚苯胺,得到的聚苯胺的电导率为12.5S/em。
4.2 电化学聚合法
电化学聚合物制备聚苯胺是在含苯胺的电解质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电化学条件,使苯胺在阳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黏附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薄膜或沉积在电极表面的聚苯胺粉末(7)。电化学合成的聚苯胺由电极电位来控制氧化程度,合成的聚苯胺的电导率与电极、电位和溶液pH值都有关系。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动电位扫描法、恒电流聚合、恒电位聚合和脉冲极化法。
4.3 乳液聚合法
4.3.1 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是一种环保型的方法,主要以水为介质,用大分子磺酸作表面活性剂,将聚苯胺制成乳液状,这在后处理时可减少使用一些强酸性溶剂。杨渊等人(8)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
4.3.2 微乳液聚合法
微乳液聚合体系由水、苯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所得聚合物微乳液乳胶粒径分布比常规的乳胶粒径分布要窄得多,而且所得聚合物分子质量高,一般在l0 以上。此法制备的聚合物电导率优于常规乳液法,可分为正向和反向微乳液聚合法。
① 正相微乳液聚合法
典型的正相乳液聚合方法(9)为:将一定量的DBSA加入水中,慢速搅拌溶解,然后加入苯胺单体,持续搅拌2h使其形成高度透明的无色胶束溶液之后,滴加过硫酸铵(APS)水溶液,体系开始反应,颜色从黄色变为白色,最后转变成绿色,反应时间约12h,即获得粒径在20~30nm的聚胺纳米胶乳粒子。该胶乳分散体系由于DBSA胶表面的静电排斥作用而能够稳定存在1年以上。
②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
反相微乳液聚合是以油为分散连续相形成“油包水”型乳液而实现苯胺的氧化聚合。典型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乙二醇异辛酚醚(TritonX一100)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在正己烷溶剂中,加入盐酸和苯胺,充分搅拌乳化得到透明的微乳液。保持反应温度为5~10~C,向微乳液中滴加APS溶液后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粒径为10~20nm的粒径均匀的球形聚苯胺纳米粒子。赵彦保等人(10)用微乳液法合成了聚苯胺。
4.4 含氟聚苯胺的合成
在元素周期表中氟是电负性最强的,原子半径小,并且它与碳的键能大于碳与氢之间的键能。因此将氟引入到聚苯胺中可以显著提高聚苯胺的性能。李新贵等人(11)采用三氟甲苯胺合成了含氟聚苯胺,同时发现,当含氟单体在某一值时可得到产率和特性黏数较高的含氟聚苯胺,提高含氟单体反而会使聚苯胺的产率和特性黏数降低。
4.5 磺化苯胺氧化共聚合法
黄美荣等人(12)采用磺化苯胺氧化共聚合法制备纳米聚苯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