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胜林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绍兴市心理卫生协会 一、心理危机理论 二、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 一、心理危机理论 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特点 心理危机反应 心理危机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分析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 “心理疾病”时代。 处于危机中的每一位当事人都会影响周围20到30人的范围,这构成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据统计,每年平均约有两亿国人由意外事故受到程度不等的心理影响。 第一部分 危机与心理危机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一 、心理危机的含义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产生的一种超过个人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感受。 心理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而不取决于事件本身。 心理危机具有“即时”的特点,需要得到立即的解决。 心理危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适应性的” ,也可以是“非适应性的”,自杀是一种心理危机的极端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急性病(acute illness) 慢性病(chronic illness)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饥饿(hunger) 愤怒(anger) 疲劳(fatigue) 重大生活损失(major life loss) 解决问题能力低下 (poor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缺乏冲动控制力 (poor impulse control) 生活环境改变 (new life circumstance) 孤独(loneliness)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四、心理危机的持续时间 1985年,Limax等对经历大型火山爆发的200名幸存者,在灾后5年内的三个时间段采用压力反应问卷(SRQ)测量幸存者的情绪痛苦度。研究结果表明,灾后7个月情绪痛苦的发生率为65%,两年后情绪痛苦的发生率上升到78%,4年后情绪痛苦的发生率降低至31%。由此看来,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至少需要持续两年时间。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五、心理危机会产生四种结局 A、整个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B、危机虽已度过,但当事人却在心理上留下一块“瘫痕”。 C、自杀。 D、 陷于神经症或精神病。 典型的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障碍, 情绪上表现为暴躁冲突或抑郁强迫、狂躁多语或孤独少言、痛苦不安或激情难抑、绝望麻木或焦虑烦躁等严重的情绪行为失衡状态。 学校生活的集群性和群体构成的同质性,发生心理危机更具有传染性,处理不好,容易带来整个校园的混乱。 第三部分 心理危机反应 一般反应 急性应激障碍(A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容易出现心理反应的四类人群 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目击者的家属。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急性应急障碍(ASD) 麻木 发呆 陌生感 部分遗忘 人格解体 无助感 震惊 严重者出现胡言乱语、兴奋吵闹、木僵、意识障碍等。 二、心理危机干预 3、心理危机干预目标 协助当事人度过危机的混乱状况; 降低身心反应的影响程度; 恢复到危机前的功能与现实状况; 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出现; 增加当事人成长的可能性,学到新的应对技巧,增加生活选择,重整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心理急救 (一)概念 (二)心理急救六要素 (三)心理急救具体技术 1、安身(Safety ) 生存需求:食、衣、保暖、安睡 人身安全和医疗需求;消息和通讯的需求 3、纾解(Ventilation) 当事人表达创伤事件的经历 述说有治疗功能 5、预测 (Prediction) 可能的现实问题 生活、工作和家庭要应对的问题 (三)心理急救具体技术 1、实际帮助 2、完全倾听 3、非语言技巧 4、稳定和接纳 5、放松练习 1、实际帮助 如提供水、食物、保暖、住所和厕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钢琴课程学员服务协议7篇.docx VIP
-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pptx VIP
- 新公司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冲刺练习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pdf VIP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新人教版聋校沟通与交往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爱姥姥姥爷》说课稿.docx VIP
- 新人教版聋校沟通与交往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我给妈妈讲故事》说课稿.docx VIP
- 《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pptx VIP
- 25个作业女性化教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