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比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配比設計 (Mix Design Proportion) 混凝土坍度試驗 (Test for Slump Concrete) 闕文婧 土一丙 混凝土配比設計(Mix Design Proportion) 試驗目的: 設計符合需要強渡耐久度和經濟性之混凝土配比。…等進一步求得最大骨材決定用水量,由用水量及水灰比計算水泥量……。 配比設計之基本流程: 依構造種類選擇坍度。 決定骨材最大徑度Dmax。 由強度和耐久度需求選擇水灰比。 基於工作性需求選擇用水量和粗骨材量。 配比步驟: 材料性質資料整理(物性試驗)→篩分析(粗細骨材)、粗骨材單位重(r)、容量比重(BSC)、骨材吸水率。 坍度選擇。 選擇骨材最大粒徑Dmax。 估計拌合用水量。 選擇水灰比(w/c) 計算水泥量。 估計粗骨材用量。 估計細骨材用量。 調整水量。 數值演算: 設計強度 = 3000 psi 水泥 : 普通水泥 粗骨材: Dmax = 19.1 mm 比重 = 2.54 吸水率 = 1.87 % 乾搗單位重 = 1574 kg/m3 細骨材: 比重 = 2.57 吸水率 = 3.31% 細度模數 = 2.4 152 mm~178 mm 【步驟二】最大骨材粒徑 Dmax 粗骨材的最大粒徑定義為,可以讓所有樣本通過的最小號篩。?”( 19.1 mm ) 【步驟三】估計拌合用水量 查 圖(一) 得214 kg 【步驟四】選擇水灰比 (W/C) 本組之設計強度 f ’ c為3000psi 查 圖 (三) 得0.68 【步驟五】計算水泥量 查表 W / C = 0.68 C = W / 0.68 = 214 kg / 0.68 = 314.71 kg 【步驟六】粗骨材用量 查圖(二) 每單位體積混凝土所需的粗骨材含量( 粗骨材乾搗體積 ) = 0.66 m3/每m3= 1038.84 kg/cm3 【步驟七】細骨材用量 ( 絕對體積法 ) 砂體積 = 混凝土體積 – ( 水 + 水泥 + 粗骨材體積 )3 水泥體積 = 314.71 / 3.15 x 1000 = 0.0999 m3 粗骨材 = 1038.84 / 2.55 x 1000 = 0.4074 m3 水 + 水泥 + 粗骨材體積3 *需要砂體積 = 1 – 0.7213 = 0.2787 m3 砂用量 = 0.27871 (2.57) x 1000 = 716.259 kg/ m3 1 m3混凝土所需材料 0.03 m3混凝土所需材料重量 水泥 = 314.71 kg 細骨材 = 716.259 kg= 9.44 kg 細骨材 = kg 粗骨材 = 31.17 kg 水 = 6.42 kg 【步驟八】調整水量 粗骨材吸水率 = 1.87 % 細骨材吸水率 = 3.31 % 粗骨材實際用量 = 31.17 – ( 31.17 x 0.0187 ) = 30.59 kg 細骨材實際用量 = 21.49 – ( 21.49 x 0.0331 ) = 20.78 kg。、。。…等) (2)搗棒:直徑16公尺(5/8〞)、長60公分(24〞)? 吋篩除過大之部分。 試驗步驟: (1)將坍度模先以抹布濕潤,置於鍍鋅鐵板上,以足踏緊,以防止底部發生滲水現象。 (2)將混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層填入坍度模,每一層約為全體積之1/3,亦即各層據底板面約6公分、15公分、30公分,每一層並以搗棒均勻搗實25次,搗實之力以適使搗棒端達下層之頂面即可,置填滿為止,底層之搗實可傾斜搗棒,並有半數值(12次)搗擊周邊。(亦可以震動器搗實) (3)以混凝土刮平刀將模頂刮平或滾平,並立即將坍度模向上穩定垂直舉起,其速度未5±2秒內30公分,混凝土即坍下,應以測量尺量取混凝土坍下之高度,坍度即為坍下後之高度與原有高度之差。應讀至0.5公分( ? 吋)遇有試體坍陷不平時,平均值。本試驗2 ? 分鐘內完成。圖3 - 2 - 2(1)爲坍度試驗之步驟示意。 (4)反覆試驗二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試驗結果: 坍度=20+18/2=19公分 第一次往下坍20公分(水份多),第二次往下坍18公分,所以我們需要求坍度的平均值。 注意事項及結果討論: ●混凝土配比部分: (1)稱重依據步驟八的數據(預定好的數據)。 (2)手套避免碰觸到骨材,以免骨材附著在手套上,造成誤差。 (3)模子須先拴住下面,以維持模子平衡,在栓上面,以利於組裝。 (4)模子上油是爲了→拆模子時,以防止混凝土試體黏於模子。 (5)乾拌骨材3分鐘,是要讓粗細骨材混合均勻,拌合箱則須成45度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