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
云南省是我国分布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域,也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富集的区域。近年来,云南出现不同风格的“艺术村”、“文化农庄”,在民族村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惠民示范、农民文化致富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养鸡场上建起艺术村
距离昆明市区20公里的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占地30亩的产业园区内聚集着集陶器制作、古乐器制作、民间刺绣、斑铜工艺、民族画、葫芦雕刻、古籍修复等近20个项目,他们不仅在这里制作艺术品,还在这里种菜、饲养家畜、招待游客进餐。说这里是艺术农家乐绝不为过,艺术家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想用“农家乐”的形式,让地方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远远望去,园区内的两排红色砖房分外醒目,红墙黛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给人一种新农村的整齐划一之感;环顾团结街道两旁,宁静祥和的农户与庄稼,彰显出一派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刚一进村,便能看到“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云南民族村团结文化创意基地”两块牌匾。原本这里的红砖厂房以前是养鸡场,废弃后被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产业园,改造装修成一间间富集文化元素的独立艺术工作室。
土陶艺人王俊涛对记者坦言:现在的城里人周末都喜欢去农家乐修养身心,我们这里依山傍水,有苹果园、农家乐等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配套服务,让他们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吃吃饭,让繁忙了一周的脚步慢下来,感受园区原汁原味的乡土韵味和民间手艺,何乐而不为呢?
葫芦雕刻艺人卢阳告诉记者:这里起名叫“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就是让我们这些民间艺人团结在一起,抱团作业。之前的民间艺人生存状况大多是小、散、弱,大多情况是带着自己的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虽能赢得一点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几乎无法体现,这就阻碍了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初,土陶艺人王俊涛、斑铜艺人李洪刚、民族画画家赵军山、葫芦雕刻艺人徐孝国、卢阳等人前往团结街道采风时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片屋顶长草、荒芜已久的养鸡场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
团结街道素有“昆明后花园”之称,环抱于海拔2200多米的群山之间,植被绵密,气候宜人。想将这里变为民族文化产业园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响应和支持。首先是云南民族村捐赠了30万元,修建了围墙和大门牌坊;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废弃的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西山团结街道办事处也十分支持,承诺不收取一分钱的租金,将这个废弃的养鸡场免费给艺人们使用二十年。
经过艺人们一番改造,昔日的鸡舍变身为一间间艺术工作室,日渐呈现出浓浓的文艺气息。
2012年底,“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文化产业带来的是先进的文化理念,团结街道的群众已从过去的种庄稼转化为“种文化”,环保理念也正在日渐深入人心,整个街道的环境也悄然起着变化。
正如昆明市一位文化官员所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落成,不管是民族民间刺绣还是陶艺制作,都是密集劳动与创意思维的复合体,先由艺术家们进行创意设计,之后再由工人进行制作,未来会带动上千人的就业。
事实上,数十位本土艺术家和文化企业落户产业园,正是期望能在产业园中实现市场与工厂的有机结合,让“大团结”三个字成为文化昆明的又一响亮名片。
记者看到,园区内的民间艺术品大多别出心裁,在其他地方很难一见。譬如由艺人徐孝国设计的“葫芦内胆酒壶”(即在挖空的葫芦内吹入玻璃)申请了国家专利;制陶艺人王俊涛则在工作坊里建起了龙窑(即土窑),依照土法烧制出的陶器,古朴厚重,与自然保持着最原生态的距离。
目前,在民族文化产业园的引领下,团结街道办已先后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七家,农家乐近百家,可为游客提供1500余张床位,月旅游接待能力多时近1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按照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该项目还将向精品旅游小镇示范工程靠拢,走出一条“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的路子来,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相辅佐,并与周边12个旅游景区相连的观光旅游带。
中越边境上的版画村
阿峨新寨村,藏匿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的大山深处,距县城19公里。这里是壮族的世居寨子,九成以上村民为壮族。
阿峨新寨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全寨村民几乎人人都能出手作画,被誉为中越边境的“版画村”,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盛誉。
在阿峨新寨村,村民们都有个习惯,下地干活除了带农具,还会背上一块画板。劳作之余,将生产、生活中的感人景象绘于纸上,印刻在木板上,再涂上油墨拓成版画。
阿峨新寨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全寨村民几乎人人都能出手作画,被誉为中越边境的“版画村”,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盛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