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中建三局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第1章 总 则
1.1目的
为了消除全局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促进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工程局建筑施工的现状和特点,特此编写本手册。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1.3主要内容
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我局主要施工的7个分部工程的质量通病,它们是:
(1)地基与基础。
(2)主体结构。
(3)地面工程
(4)建筑装饰装修。
(5)建筑屋面。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7)建筑电气。
(8)通风与空调工程。
1.4编制依据
本手册主要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结合各单位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现状及常见多发质量问题进行编写的。
1.5使用要求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关键在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本手册虽然涉及建筑安装工程常见多发质量问题,但由于地区、工程及施工人员水平的差异,具体工程中质量通病的发生会有所不同。为了增强质量过程控制的针对性,应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找出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确定质量控制点,参照本手册制定防治对策;并积极推广新技术,开展QC小组活动,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水平。
第2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2.1静力压桩
2.1.1桩位偏移
1.现象
沉桩位移超出规范要求。
2.原因分析
(1)桩机定位不准,在桩机移动时,由于施工场地松软,致使原定桩位受到挤压而产生位移。
(2)地下障碍物未清除,使沉桩时产生位移。
(3)桩机不平,压桩力不垂直。
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适当处理,增强地耐力;在压桩前,应对每个桩位进行复验,保证桩位正确。
(2)在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混凝土基础等清理干净,如果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明显偏移,应立即拔出(一般在桩入土3m内是可以拨出的),待重新清理后再沉桩。
(3)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桩机平整,不能桩机未校平,就开始施工作业。
(4)当施工中出现严重偏位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如采用补桩措施,按预制桩的补桩方法即可。
2.1.2沉桩深度不足
1.现象
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标高。
2.原因分析
(1)勘察设计原因。
(2)在沉桩时遇到下层土为粉砂层或硬夹层,沉桩时穿不透而达不到标高。
(3)在沉桩过程中,因故停压,停歇时间太长,土体固结,无法沉到规定标高。
(4)由于桩身强度不够,桩身被压碎,而无法沉到设计标高。
(5)由于桩身倾斜,而用桩机强行校直,产生桩身断裂、错位而达不到设计标高。
3.防治措施
(1)在施工前,应核查地质钻探资料,一般宜用大吨位桩机。
(2)桩机必须满足沉桩要求,并应对桩机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在沉桩过程中机械完好,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抢修。
(3)按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验收预制桩质量合格后才能沉桩。
(4)桩机必须保持平整且垂直,一旦出现桩身倾斜,不得强行校正。
(5)遇有硬土层或粉砂层时,可采用植桩法或射水法施工。
2.2混凝土灌注桩
2.3.1成孔质量不合格
1.现象
(1)坍孔:孔壁坍塌。
(2)斜孔:桩孔垂直度偏差大于1%。
(3)弯孔:孔道弯曲,钻具升降困难,钻进时机架或钻杆晃动,成孔后安放钢筋定或导管困难。
(4)缩孔:成孔后钢筋笼安放不下去。
(5)孔底沉渣厚度超过允许值。
(6)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造成坍孔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孔口护筒埋置不当。
2)孔内静水压力不足。
3)护壁泥浆指标选用不当。
4)钻进过快或停留在一处空钻时间过长。
5)清孔时间太长或成孔后未及时浇注。
6)施工过程中对孔壁扰动太大。
(2)造成斜孔、弯孔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钻杆垂直度偏差大。
2)钻头结构偏心。
3)开孔时,进尺太快,孔形不直。
4)孔内障碍物或地层软硬不均,钻进时产生偏斜。
(3)造成缩孔的原因主要有:
1)塑性土膨胀。
2)钻头直径偏小。
(4)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超允许值的原因主要有:
1)孔内泥浆的比重、粘度不够,携带钻渣的能力差。
2)清孔方法不当,孔底有流沙或孔壁坍塌。
3)停歇时间太长。
3.防治措施
(1)机具安装或钻机移位时,都要进行水平、垂直度校正。钻杆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潜水钻的钻头上应配有一定长度的导向扶正装置。成孔钻具(导向器。扶正器、钻杆、钻头)组合后对中垂直度偏差应小。
2)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在钻架上增设导向装置,以控制提引水龙头不产生大的晃动。
3)钻杆本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2%以内。
(2)选用合适型式的钻头,检查钻头是否偏心。
(3)正确埋置护筒。
1)预先探明浅层地下障碍物,清除后埋置护筒。
2)依据现场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决定护筒的埋置深度,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及松软填土中不宜小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