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群结亲真扶贫 帮抓产业去穷根.doc
干群结亲真扶贫 帮抓产业去穷根
深秋时节,颗粒归仓,又到了收获的时间。对于吴起县的广大贫困户来说,今年的收获要比往年好的多。随便走进一户看看:你看那猪圈里,一头头大肥猪步履蹒跚膘肥体壮;新盖的鸡圈里,几百只大肉鸡叽叽喳喳啄食不停;有养羊的、养兔的、养蜂的,五花八门。这些以前都是有钱庄户人的营生,现在在贫困户中竟然快速发展起来。
这是该县实施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年来,按照上级精神,吴起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对全县3369贫困户8879人采取了多项扶贫举措,119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包扶到户的形式一包三年,今年的目标是全部脱贫。因此,从县委书记到办公室副科长,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贫困户。从鼓励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开始,设身处地解决实际困难,因户施策发展产业。一时间,遍布于吴起大山深处的贫困户家中热闹起来,整院落,建圈舍,买仔猪,三天两头来干部嘘寒问暖,一个个寂静多年的农家小院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扶贫先解困,解除困难人精神
吴起县吴起镇王台村的贫困户武兆万家的新房建好已经快两年了,可就是住不进去。三年前,通过申报移民搬迁项目,老武所在的王台村高湾组12户偏僻农户被统一规划搬出山沟,在靠近公路的一处阳坡上修建房屋。去年房屋修成后其他11户人家都搬进了新房,可除去国家补助,老武还欠着工地4万多元,眼看着新房就是住不上。
住新房可以说是老武一家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今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老武一家由于家有一个瘫痪儿童常年吃药,家庭生活困难,被认定为贫困户,并被确定为县委书记董强的帮扶对象。董强了解情况后,决定通过社会力量帮助老武解决实际困难。老武两口子对残疾儿子二十多年不离不弃,坚持寻医治疗,老武一家的事迹被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当地三家企业了解情况后决定每家拿出一万元,帮助老武一家搬进新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贫困户来说,导致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要想脱贫首先要解决一系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吴起县各级领导干部直面贫困户的困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真心实意帮助贫困户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9405万元,维修了5个贫困村的四级油路;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处、新打备用水源井工程10处,配套净化消毒设备4538处,新打水井500眼、水窖770孔。共落实公益性岗位168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12人。全县贫困户全部按照一户一策进行了造册登记,具体困难一目了然,帮扶措施、计划、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清楚明白。
扶贫要扶志,扶出生活有信心
扶贫要扶志,贫困户要想脱贫首先自己要有信心。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五谷城镇桐寨村村民张彦生,就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年轻时勤劳过光景,但人口多,仅仅能够吃饱穿暖。改革开放后本以为能过上好光景,偏偏又遇上疾病困扰,现在成了贫困户。因此,他就满足于国家的贫困补助,反正刚能吃饱,至于其他,走一天算一天。今年春季,吴起县县长李炜来到他家,和他拉起了家常,说要帮扶他发展养猪和种山地苹果,他心想,我老了,还不顶给我点钱好,当时碍于面子,他答应了下来。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县长三天两头来,带来了小猪仔,带来了苹果苗,还带来技术员帮助他,“逼迫”他新盖了猪舍,栽上了苹果树。半年下来,原来一向懒散的老张又恢复了勤劳的农民本色。
一段时间里,为了拿补助,农村人都争着当贫困户,吃救济不是被人瞧不起,反而成了人人争取的香饽饽。为了改变这种不正之风,吴起县通过精准识别,首先确定了真正的贫困户。然后各级领导干部全部入家入户,对全县贫困户进行谈心教育,通过请富裕户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引导教育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在各级帮扶干部的思想动员下,一大部分贫困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种植业,养殖业,劳务经济,各式各样围绕在家庭周围的庭院经济发展迅速上升。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户发展地膜玉米8390亩,小杂粮2685亩,土豆852亩,大棚41座,弓棚11座,其他经济林果840亩,养猪3180头,羊5286只,土鸡75666只,大牲畜554头,蜂116箱,兔788只,鸽子161只,鱼65.7万尾。
脱贫靠产业,扶起产业去穷根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短期的脱贫发展小规模的家庭养殖还可以,但长期脱贫还要靠产业。苹果产业是陕西省驰名国际的明星产业,洛川、宜川等县依靠苹果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县。因此,吴起县决定发展山地苹果产业,为贫困户打造长期脱贫的保护神。
“发展产业难,贫困户发展产业更难。尽管难,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因为相对而言,贫困户对产业的渴望更加迫切。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的贫困户每户都有5亩左右的挂果苹果园,靠承包费他们就脱贫了,还要我们帮扶吗?”主管农业副县长薛德伟在一次贫困户产业推进会上这样讲。
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