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与支气管哮喘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 2010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哮喘的定义 由许多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及细胞组份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加剧,常伴有广泛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导致哮喘发作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吸入性: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 2、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3、食物:鱼虾、蟹、牛奶等。 4、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 5、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 (二)遗传因素 40%哮喘有家族史 (三)心理因素 哮喘 - 症状 症状 发作性呼吸困难 喘憋 胸闷 咳嗽 反复发作 夜间加重 季节性和家族史 哮喘病理生理 支气管高反应性 平滑肌增生/ 体积增大 炎症介质释放增多 炎症细胞数增加 黏膜水肿 支气管高反应 气道分泌物增加 上皮损伤 细胞增生 (平滑肌细胞、黏液腺) 基质蛋白沉积增加 基底膜增厚 血管新生 平滑肌 功能障碍 气道 炎症 气道重塑 上皮损伤 炎症细胞浸润 血管扩张 黏液腺肥大 水肿 黏液 基膜增厚 NAEP, Expert Panel Report.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August 1991. 气道平滑肌 哮喘时的气道形态学改变 发病机制 : 免疫-炎症机制、神经机制、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心理机制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炎症机制 炎 症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气道高反应性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作) 症状 气道阻塞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发生哮喘的因素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或诱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持续 哮喘病人 正常人 气道炎症 迷走N 交感N 肥大细胞 上M受体 GTP cGMP (+) ATP cAMP/cGMP ADP (+)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受体 cAMP 介质释放 气管收缩 神经纤维 (NANC) 神经肽类 神经激肽A、B P物质 神经调节机制 气道炎症 气道平滑肌收缩 基底膜纤维增殖 末梢神经裸露受刺激 内皮素(气道基底细胞)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的机制 心理因素的发病机制 其一是情绪通过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功能, 直接刺激副交感神经引起兴奋, 反射性地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痉挛、黏膜水肿而导致哮喘; 其二是情绪改变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引起应激激素, 包括促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内啡肽的变化, 促使生物活性特质释放, 抑制免疫功能引起哮喘。 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 认知干预: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不合理的成分,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象、信念, 摆脱消极观念, 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 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 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思想情绪, 调整心理状态, 使患者心理健康, 无思想负担,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哮喘心理疗法 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根据医嘱给予少量的镇静药,同时给予暗示治疗 进行宣教扭转不良心理,端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态度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或支气管扩张症 自发性气胸 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 治疗哮喘的目标—完全控制(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 哮喘治疗的新概念—(药物+心理 ) 联合治疗 治疗目标 小结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同时, 应加强心理治疗, 使哮喘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了解哮喘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 临床医生应以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不仅仅是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哮喘治疗的目标。 * 3 The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of asthma area worsening of symptoms at night and recurrent exacerbations. 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a family history are also a useful guide to diagnosis. * Slide 2 - Asthma pathophysiology involves smooth muscle dysfunction,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