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屏》ppt课件(35张)讲义
屏 功能 种类 设置 实用性 艺术性 (建筑材料、华丽程度) 金屏锦屏石屏木屏竹屏 大小因地制宜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 “巧” 关键 赞赏之情 期盼之情 把握作者的感情: 1,把“屏”看作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 2,受古诗词古画的影响,作者从小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 3,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既写出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又点出了屏风的特点。 讨论:课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起什么作用? 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诗,起什么作用? 营造清雅的艺术气氛,表达作者对屏风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 牧 课文引用《牡丹亭》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句子,起什么作用?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牡丹亭》中 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又使语言生动有趣,增添了想象的空间。 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闲倚画屏”出自韦庄的《归国遥》 “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闲倚画屏”就是闲得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 “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点出了“屏” 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1、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牡丹亭》中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结尾处的,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引用古诗词的用意? 使全文具有了浓浓的诗意,增加了文学性,增加了美感,而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品味赏析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本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主要说明方法: 作诠释 举例子 分类别 引用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拓展延伸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那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木版年画 扑灰画 纸马 铁画 烙烫画 彩蛋画 羽毛画 麦秸画 炕围画 民间艺人画 寺观壁画 内画 彩绘 漆绘 泥塑 面塑 糖塑 吹糖人 糖画 蜡塑 雕塑 瓯塑 灰塑 石雕 木雕 砖雕 竹雕 贝雕 骨雕 角雕 牙雕 蛋雕 根雕 果皮雕 果核雕 煤精雕 瓷刻 软木画 微雕 砚 木偶 皮影 陶器 瓷器 漆器 料器 玉器 景泰蓝 琉璃 金属工艺 榫槽 画像石民画像砖 蜡染 扎染 夹染 蓝印花布 刺绣 织锦 编织 编结 布艺 纸艺 剪纸 风筝 灯彩 扇子 伞 脸谱 面具 饰物 玩具 方寸之间存境界咫尺其象有禅机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说 “屏” 陈从周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诗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说话算数》PPT(语文S版)讲义.ppt
- 《说屏》新讲义.ppt
- 《说说心里话》教学设计要讲义.doc
- 《说说我自己》自我介绍作文ppt讲义.ppt
- 《读书与成长》作文指导讲义.ppt
- 《请你相信我》教学课件讲义.ppt
- 《课题1金属材料》课件3讲义.ppt
- 《谁动了我的奶酪》作文写作指导讲义.ppt
- 《课题学习__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参考课件讲义.ppt
-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课件-必修3讲义.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