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查处行贿犯罪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docVIP

浅谈查处行贿犯罪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查处行贿犯罪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doc

浅谈查处行贿犯罪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   摘 要 行贿罪与受贿罪属于对向型犯罪,即有受贿必然有行贿。但是在近年来的反腐败工作中,行贿案件真正能进入司法程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查处行贿犯罪难存在着法律与现实因素,亟待解决以提高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进而达到遏制贿赂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 行贿罪 受贿罪 对向型犯罪   作者简介:魏华,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146-02   行贿是诱发受贿犯罪的根源所在,遏制受贿犯罪必须从查处行贿这一源头开始。尽管国家逐渐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但是查处工作未能有突破性发展。因此,需要对查处行贿犯罪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解决对策,提高查处行贿犯罪的成效。   一、 查处行贿犯罪的情况概述   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一)行贿犯罪案件的特点分析   1.从行贿涉及领域来看,多发生在权力集中、资源、资金密集的重要领域及关键环节,如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行贿犯罪“重灾区”。医疗卫生领域中,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环节收受“回扣”成为行业潜规则。   2.从行贿对象来看,行贿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往往要打通整个权力链条,行贿的对象具有群体性特征,存在受贿人充当掮客,与行贿人一起拉拢腐蚀系统内其他工作人员或领导干部的现象,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3.从行贿手段来看,行贿犯罪手段呈隐蔽性、多样化,往往采用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选择节前节后,以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节日馈赠为幌子或是假借长辈给孩子红包的名义进行贿赂等,增加查处难度。   (二)查处行贿犯罪的现状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查处的行贿犯罪案件在贿赂犯罪案件总数中占比较低,查处的行贿人数与实际人数不相符甚至有较大差距,且被判处的刑罚较轻。从逻辑的角度看,有受贿必然有行贿,这种极不正常的比例失衡,显示出反腐败工作存在偏差。 长此以往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行贿成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机行为,容易刺激行贿人采取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不断催生腐败,形成贿赂犯罪的恶性循环,从而无法根除贿赂犯罪。   二、影响行贿犯罪查处的因素   为更好地解决行贿犯罪查处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查处行贿犯罪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完善对策。   (一)有关行贿犯罪的法律规定不完善   1.立案数额规定不当。根据《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受贿犯罪的立案数额为5000元,而行贿犯罪的立案数额为1万元。如此既在法律上表现了对行受贿的区别对待,容易产生错误的引导。同时,从司法实践来看,在经济发展薄弱地区,如乡镇、农村等,存在多人向一人行贿或是一人向多人行贿的现象,通常的行贿数额均小于一万元,具有行贿人数多,单次行贿数额小的特点。由于行贿人数较多,累积数额较大,仍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缺少处置犯罪所得的规定。法律格言道:“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利”,而行贿者通过行贿犯罪手段付出较少的金钱获得了高昂的回报,却仍能相安无事地继续拥有这些利益,这与正义原则是相悖的。 如果没有剥夺行贿人的犯罪所得利益,很可能导致行贿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为,进而刺激行贿人不择手段地想尽一切办法贿赂。   3.“坦白从宽”条款规定不明。《刑法》第390条第二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是行贿犯罪的豁免条款,为行贿人逃避刑事处罚打开了缺口,特别是针对“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仅仅前置“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这一共同条件,而未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如什么情况下只能适用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免除处罚。因此,存在行贿人以主动交待为筹码,要求对其免除处罚,以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或是侦查机关为了尽快突破受贿犯罪案件而对行贿人过度适用“坦白从宽”政策,与行贿人进行“交易”换取言词证据,从而轻纵行贿犯罪。   (二)行贿犯罪构成要件不完善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要件存在争议。《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建议》第9条规定“在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务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司法实践中,这个规定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许多领域存在难以认定利益是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