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类公司财务如何“取信于民”.docVIP

试论农业类公司财务如何“取信于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农业类公司财务如何“取信于民”.doc

试论农业类公司财务如何“取信于民”   摘 要:农业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导致监管层和广大投资者“谈农色变”,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农业公司的筹资及发展壮大。在分析农业公司财务造假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其重获投资者信任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农业公司;财务造假;信任;生物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097-03   最近,一起财务造假引发的大案闹得沸沸扬扬:吉林省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旺民长富”)是一家以种植蓝莓和五味子为主的农业公司,该公司通过虚增种植面积和销售收入把仅数千万元的年利润包装成了5.3亿元。旺民长富的管理层以虚假的业绩引来约10亿元现金投资,然后进行转移和挥霍。被骗的投资者一方面追讨自己的投资款,另一方面大呼农业公司是骗子[1]。看到这起案件时,不知多少人会想起走马灯似的财务造假公司:银广夏、蓝田股份、ST金鳗、紫鑫药业、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胜景山河等等,这些都是清一色的农业类公司。农业公司简直就成了“黑天鹅”的代名词。无独有偶,在2013年号称史上最严的 IPO 财务核查中,20余家农业公司提交了终止IPO审查申请,比例远高于其他行业,坊间一度传出“京广线以西少去,农业公司别投”的说法。农业公司为何陷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信任困境? 农业公司如何让投资者恢复对其的信任呢?   一、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   (一)固有缺陷导致难以迎合资本市场需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的产业竞争地位就逐渐走下坡路,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政府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一般都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农业公司大多要靠补贴才能维持其生产运营,从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从事农业的企业能存在暴利。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农业公司的扩张必然面对土地资源的约束;另一方面,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周期长决定了农业公司无法像工业企业一样快速大规模生产。行业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增长速度、毛利率难以达到投资者的期望。在资本市场,无法快速扩张、没有题材和想象空间的公司就不受市场欢迎,股价的估值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证券市场上的一场饕餮盛宴,公司股东、券商、风险投资公司、当地政府都齐心协力来“赶鸭子上架”,出谋划策推动农业公司上市,这就要迎合资本市场的需求,于是各种概念和题材就编出来了,美好的想象空间也描摹出来了,于是就有了银广夏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蓝田的“立体超密集养殖技术”、万福生科的“附加值超茅台高科技大米”……市场的轻信与偏好、资本的贪婪与狂热、农业公司的无知与大胆无缝对接在了一起,黑天鹅自然就一飞冲天了。   (二)得天独厚的造假条件   1.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一个优势是造假成本低。国家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实施了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适用税率很低甚至个别领域完全免税,这会极大降低造假的成本。众所周知,税金是造假者难以蒙混过去的硬杠杠,因为需要造假者拿出真金白银。一个农业公司想上市,企业年净利润一般至少需要1千万。为了做这1千万的净利润,造假者必须缴纳至少500万的税,三年就是1 500万。再加上中介机构的费用、上市费用,没有3千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二个优势是交易零散且现金支付比重大。农业公司的上下游一般是广大农户或小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十分分散,习惯于现金交易,很少需要开具销售发票也很难取得采购发票。大量使用现金的结算方式难以形成证明力强的交易记录或痕迹,难以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另外,农业公司日常的业务往来很可能相当随便,不签订合同或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或者口头改变合同约定,随意给予折扣、存货管理混乱等问题都是家常便饭,即使无意造假,财务账、业务合同和原始凭证对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3.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三个优势是生物资产难以清点和估值。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公司有一项比较特殊的资产就是生物资产,它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如猪马牛羊、鲍鱼海参、蔬菜树木等。生物资产有两点比较难以确定,一个是数量,一个是价值。陆地上跑的猪、牛、羊、兔也许还可以大致清点一下有多少,如果是水里的鲤鱼、甲鱼、鲍鱼、海参,就难以盘点数量,也没办法测量大小,甚至连是否存在也不好确定,只能根据相关票据及经验判断,因而成为造假的高发地带。远的如2001年的蓝田股份造假案,近的如獐子岛的扇贝失踪案。生物资产做了假账,要想查出也很不容易。比如獐子岛的扇贝,养殖在大海深处;绿大地的苗木,种在偏远的山上;蓝田的莲藕,藏在湖底的淤泥。再说农产品的价值,同样是一公斤鲍鱼,有的可以卖1 000元,有的只能卖100元,所以如何合理确定其价值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4.自然灾害频仍可以提供造假的借口。2004年前后的禽流感成为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