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oc

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是为害严重的农业害虫,有机磷杀虫剂是防治这一害虫使用较广的杀虫剂,为了深入探讨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机制,针对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更有效地进行抗性治理,本文通过东亚飞蝗田间种群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现状;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分析了抗性产生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和增效作用测定本研究针对我国东亚飞蝗发生规模、分布特点、农药使用背景差异和种群遗传特征,采集了河北黄骅、海南黄流和山东无棣田间种群,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东亚飞蝗无棣种群对马拉硫磷最为敏感,黄骅种群对毒死蜱和辛硫磷仅有5.4和2.9倍的抗药性,而黄骅和黄流两种群对马拉硫磷已产生了57.5和14.8倍的抗药性。可以看出,由于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马拉硫磷选择压力的差异已经造成不同田间种群对其抗性程度产生了变化,而且不同的有机磷农药对同一种群的选择压力已产生不同的抗药性水平。由此说明,研究东亚飞蝗对常用杀虫剂抗性发生现状,建立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及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在河北黄骅田间种群和敏感品系中对马拉硫磷的增效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在黄骅种群还是敏感品系中,PBO对马拉硫磷都没有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0.9和1.1),但在黄骅种群中TPP和DEM对马拉硫磷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6.2和3.3),而在敏感品系中TPP和DEM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4和1.2);由此推测,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黄骅种群马拉硫磷抗性相关,而细胞色素P450与马拉硫磷抗性无关。二、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代谢解毒酶生化机制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东亚飞蝗代谢解毒酶系(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生化特性。东亚飞蝗河北黄骅种群和敏感品系代谢解毒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黄骅种群酯酶对α-NA、α-NB及β-NA三种底物的水解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底物CDNB和DCNB水解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1-3.2倍和1.2-2.0倍。而对于细胞色素P450活性,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酯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黄骅种群和敏感品系电泳图谱中条带带型没有差异,但黄骅种群条带染色明显深于敏感品系。据此推测,黄骅种群与敏感品系之间的酯酶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差异与河北黄骅东亚飞蝗的抗药性有关。用对氧磷、马拉氧磷两种有机磷抑制剂对东亚飞蝗海南黄流和山东无棣种群的羧酸酯酶进行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黄流和无棣种群的pI_(50)值有显著差异,黄流种群分别是山东种群的1.16和1.27倍,说明黄流种群对对氧磷和马拉氧磷的敏感性较低。然而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的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以α-NA和β-NA为底物时,无棣种群羧酸酯酶活性分别是黄流种群1.75和1.50倍,具有显著差异。动力学研究表明,无棣种群和黄流种群的羧酸酯酶K_和V_(max)值没有显著差异。据分析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的种群分化引起的。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尚难以断定对马拉硫磷生物测定中LD_(50)值较低的无棣种群对其它农药的敏感性如何。基于无棣种群较高的羧酸酯酶活性,我们推测,东亚飞蝗无棣种群可能对其它的农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三、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靶标酶生化机制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东亚飞蝗有机磷靶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生化特性。对东亚飞蝗黄骅种群、黄流种群、无棣种群和敏感品系AChE活性和动力学比较结果表明,三个东亚飞蝗田间种群AChE活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有显著差异,黄骅种群、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AChE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4.04、9.55和1.99倍,并且三个田间种群的K_m值与敏感品系相比也有显著差异;根据有机磷杀虫剂对AChE的体外抑制结果,河北黄骅种群AChE对马拉氧磷、氧化毒死蜱及辛硫磷的敏感性与敏感品系相比分别下降了3.2、2.2和1.1倍。而海南黄流种群对马拉氧磷和氧化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下降了11.3和19.2倍。同时发现,对马拉硫磷生物测定中仅有1.8倍抗药性的山东无棣种群,其AChE对马拉氧磷和氧化毒死蜱的敏感性也分别下降了4.8和2.4倍。结合东亚飞蝗解毒酶的生化机制研究,本文认为黄骅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机理主要包括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以及敏感性下降。黄流种群产生抗性主要是由于AChE的活性升高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