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 《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 《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 《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 《战国策·赵策三》 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汉书·鲍宣传》 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 《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 《韩非子·难势》 4.表示动作的处所。例如: 舜勤民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 《国语·鲁语上》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理之。《国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一》 三、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某些词作谓语时其意义是使令性的。这类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在主语的作用下,谓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代表的动作、具有谓语所代表的性状、成为(或具有)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活之”意为“使他活下来”。使动用法是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它实际上是用动宾式的结构去表达兼语句式的内容。使动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以及数词的使动用法等。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充当谓语时其意义是使令性的。这类谓语和宾语的关系是:在主语的作用下,谓语使宾语产生谓语自身所代表的行为动作。 1.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方法。例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隐公元年》 晋魏錡求公族未得而怒,欲败晋师。(公族:官名,即公族大夫。败晋师:使晋师打败仗。) 《左·宣十二年》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二子:晋大夫张骼、辅跞。射犬:郑大夫。)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数都带宾语,也有承前或蒙后省略而不带宾语者。例如: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 《荀子·天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 《论语·季氏》 2.及物动词的使用方法。例如: 晋侯饮赵盾酒。(晋侯:晋灵公。赵盾:晋大夫。) 《左传·宣二年》 阳货欲见孔子。(见:音现。使拜见) 《论语·微子》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在形式上和一般的宾动结构没有两样,区别主要是根据语意和上下文。例如: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孟子·公孙丑上》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后其意义是使令性的。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在主语的作用下,谓语使宾语具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