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爬过写景作文三道坎.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爬过写景作文三道坎.doc

爬过写景作文三道坎   对于四季分明的北方来说,广州的秋的确不易察觉,甚至让人忽略。   街道边的行道树,依然葱绿葳蕤。广场的绿化带上,草儿精神,翠绿翠绿。人行天桥的三角梅,绿叶摇曳,繁花似锦,写意着一季的繁华。来往匆匆的行人,一个个夏天的装扮,姑娘们照样一袭裙衣,裙裾飘飘,男人多着短袖,或凉拖,或工衣七分短裤。不细看,真以为这就是夏天。其实,南粤的广州,节气早就过了秋分,而这时节的北方早就一片萧瑟。   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作文,正好写“秋”。我有些犯愁,别说是三年级的孩子,要是有人出一道命题作文,让我专门写一写广州的秋,我也有些无从下笔。这,给我的单元作文教学出了一道难题,也给作文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孩子出了一道难题。   跟着课文学写景――下笔写段有方法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其《谈作文》一文中写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如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莎士比亚这样的大作家,初始写作都从模仿开始,作为三年级学生,写作刚从写段过渡到篇,对于如何写完整的文章、怎么写景都十分陌生,是否也可以从模仿开始呢?   通读了一遍第三单元的课文,我发现《秋天的雨》是一片文质兼美的写景例文。结构清晰,描写生动具体,而且富有儿童画的情趣。灵光一闪,我找到了教学写景作文的方法:改变授课策略,以《秋天的雨》为例,以读促讲,以读悟写,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领会写景文章的方法,落实写景作文的训练。   我把《秋天的雨》的教学步骤分为了三个板块:读中感,想象美好画面;读中悟,了解写景方法;读后写,落实写景训练。在第二板块的教学实施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写景方法,我特别从文章(段落)结构、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列出了“跟着课文学写景”学习清单,班级孩子人手一份。(见表1)   “知识清单”的学习方式,简洁明了,容易操作,很受学生欢迎。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很快掌握了构段的方式,了解了将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趁热打铁,我拿出了准备的关于秋天的几幅图片,让孩子看图写段。从收上来的写景片段来看,其效果似乎不错:能围绕中心句构段,并且,能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生动、具体。   片段一:秋姑娘给水果们穿上了美丽的外衣。她给苹果姐姐一件红红的上衣,苹果姐姐高兴极了,脸红彤彤的。她给了香蕉哥哥一件黄澄澄的衣服,香蕉哥哥穿上之后显得更帅气了。梨宝宝看见了,也哭着要新衣服,秋姑娘只好给了梨宝宝一件淡黄的带着黑点的衣服,梨宝宝得到了新衣服,笑得合不拢嘴。秋姑娘还给了葡萄妹妹一件大方的紫色珍珠礼服,葡萄妹妹穿上新衣服,变得更美了。(梁诗怡)   片段二:秋天是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果园里满树的苹果,像孩子红彤彤的脸蛋,在秋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说“快来摘苹果呀!”香蕉树上的香蕉,像弯弯的月儿,在大大的蕉叶中,正在微笑。果园里的农民伯伯,采摘又香又甜的果实,脸上,沾满了汗珠。(邓琳)   实地体验去观景――“观察”提升寻门道   模仿,对于掌握写作技巧、方法的益处,毋庸置疑。“跟着课文学写景”,也显而易见地解决了写景作文的“技”,但是,该如何观察、如何把生活中鲜活的“景”转化为写作素材,也就是写景的“道”,核心的观察能力的提升、培养,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提高观察能力,首先得理解什么是观察。三年级孩子的理解,往往局限在“看”上面,以为“观察”就是看。但实际上,观察不仅仅局限于眼“看”,它还包含鼻“嗅”、舌“尝”、耳“闻”、手“摸”、脑“想”。为了让孩子理解“观察”的真正含义。我将作文中的“观察”编成了歌谣:   《观察歌》   写作“观察”很重要,   “眼耳鼻嘴手心”到。   六员大将不可少,   写出景来都夸好。   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的读、唱,很快,孩子们对“观察”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这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为了孩子对观察有直接的体验,就地取材,我把班上的孩子带到了学校的后花园。为此,我还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见表2)   孩子们兴奋得像一群雀跃的小鸟。而课堂就在后花园里拉开序幕,还未到后花园,我让孩子们观察后花园的全景,描述所看到的后花园。我告诉他们:这样站着不动的看,叫做定点观察,这样的对花园全貌的描述,叫做整体描写。我让他们去观察树的浓密、花的颜色、草的长势,告诉他们:观察要细致,要从颜色、形状、高低、大小去观察,这样,你写出的景物才有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我让他们闭上眼睛,去听鸟的啁鸣,去嗅花的芳香。他们明白了:原来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去感受。有的孩子摸着凹凸不平的木棉花的树皮,有的孩子甚至伸出舌头,调皮地与桂花来个亲密接触,他们在实地的体验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