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支生花妙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你一支生花妙笔.doc

给你一支生花妙笔   教学思路: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教材入手,名家名篇就是一个活例子,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学生通过读、赏经典写景片段,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大家的风范,逐步掌握写景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学目标:   1.在重温名家写景片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写景技巧。   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写景的方法。   3.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技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悟文析法”、“一写多改”,逐步提高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技能。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展示:梅花、荷花、翠竹、垂柳、小草、雪花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或者句子描述其中一个图片。   二、跟名家学写景   教师引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妙笔生花?首先我们先看看那些名家的写景片段,寻找他们写字行文的妙方,并且把他们的妙方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一)经典一(幻灯片显示)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宗璞《紫藤萝瀑布》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1.学生朗读感悟,说说你从中发现了哪些写景的方法?   (屏显)   明确描写景物方法一:   注意描写顺序:远、近;整体、局部?摇试着用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2.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画出思维导图。   3.小试牛刀:从下面的几幅图中,选择一幅描写。要求:从多个角度;运用修辞。幻灯片出示:梅花、荷花、翠竹、垂柳、梧桐、雪花的图片。   4.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习作。   (二)经典二(幻灯片显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   1.学生朗读感悟,说说你还能发现哪些写景的方法?   (屏显)   明确描写景物方法二:   让景物动起来:动态、静态?摇运用多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   2.学生在老师的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   3.牛刀再磨: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让你的景物动起来,同时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色、形、质。   4.学生对第一次的写作进行完善修改,分组交流点评。   (三)经典三(幻灯片显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朱自清《绿》   1.学生朗读感悟,说说你还发现哪些写景的方法?   (屏显)   明确描写景物方法三:   试着对比衬托、联想与想象。   2.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思维导图。   ■   3.精益求精:运用对比烘托,联想与想象,对自己的片段写作进行二次修改润色,使景物靓点尽显。   三、妙笔生花 美文呈现   每组推荐一篇美文,全班交流点评优秀习作。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第三十四中学。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