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章增点动人颜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文章增点动人颜色.doc

给文章增点动人颜色   在记叙文写作中,景物描写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翻看初中语文课本,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小说、散文、童话、寓言共23篇,其中有景物描写就有18篇。   下面,一组景物描写佳句均选自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孙犁《芦花荡》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吴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的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冰心《谈生命》   这些景物描写异彩纷呈,有散笔点缀的,有大块渲染的,也有完全以写景为主体的。其作用也各不相同,有渲染气氛的,有烘托人物的,有寄托情感的,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还有隐喻人生哲理的。不管哪一种都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为文章增色不少。   在学生的习作中,景物描写运用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以下是一个中等水平的毕业班习作的抽样:   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风吹起了一片片黄叶,我抬起头望那片阴暗的天空。   夏日灿烂的阳光走了,他也走了。   一抹绯红的日光,渐渐从山顶升起,公鸡又叫了,鸟儿又唱了。   那是快要入秋的一个夜晚,讨厌的黄蝉,依然在长叫,像是死前的痛苦呻吟。   经调查了解,该班大部分学生知道景物描写的作用,只是考场中有意识地去用的人并不多,能将景物描写充分发挥作用的更是少见。   从以上抽样来看,景物描写较为贴切,作用也较为明显。但写作方法单一,视觉描写且强于听觉、嗅觉等;作用单一,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心理;选择的景物单一,阳光和天空等常见景物出现得频率比较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单一”的问题呢?   要让内容呈现多样化,得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除了视觉、听觉,还可以调动嗅觉、触觉、味觉,甚至是通感。可以选择的景物也不仅仅只有日光、月光、夜晚什么的。   原文:冬天的早晨,天还没有亮,走在路上,让人不由得害怕。   改文: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树枝在风中颤抖,呜咽,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笼住了街道。   作者将触觉、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笼”字的灵感来自于“烟笼寒水月笼沙”,比原文中的“让人不由得害怕”给读者带来的体验更真切。   原文:月色如水,失败的我在街头徘徊,我内心无比悲哀。   改文:月亮从沉默的尽头悄悄升起。风呼啸着穿过我,我像是一只箫,心上布满空洞,和着风的节奏发出悲鸣,“萧萧――瑟瑟――萧萧瑟瑟”。   原文中“月色如水”运用不贴切,与主人公的心境不和谐,并不能起到烘托心情的作用。改句除了将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外,““萧萧――瑟瑟――萧萧瑟瑟”更是神来之笔。其灵感来自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冀教版)中的“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将表达心理的词语化为拟声词,新奇且形象,强化了声音给主人公带来的感受。   为了解决手法单一的问题,修辞手法的运用必不可少。说到修辞手法,学生并非不愿用,翻开习作,开头和结尾比比皆是排比句,比喻句,不乏穿靴戴帽,似是而非的句子。如何才能使修辞手法运用得体,我们不能只训练模仿力,更要训练观察力和想象力。但事实上,许多人本末倒置,以至于修辞运用得滥俗。   例文:二月杏花红,杏花在她们发间含苞;三月桃花粉,桃花在她们的耳上吐香;四月李花白,李花在她们腕间绽放。乡里人在姥姥和契姨婆做银饰的时候,忍不住夸赞:“你们姐俩有这样的好手艺,必定能嫁好人家。”   原文是写姥姥和契姨婆如何辛苦地设计图样,如何辛苦地加工饰品,又是如何得到他人夸赞。语句很长,但有些干涩,不能生动展现苗家女儿的风采。改文用了一组简短的排比,苗家风情如这三种花一样按时间顺序渐欲迷人眼。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的作用最常见的就是烘托人物心理。   例如: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冀教版)   这一句简笔点缀,巧妙地给德拉沮丧的内心世界着了底色,“灰”色让读者也不由得随之压抑。   景物描写还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背景,作为文章线索等等作用。可惜它对于学生来说如同六脉神剑,威力巨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