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知觉与认知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知觉与认知资料

环境心理学 第一章 感觉、知觉与认知 如果把人的感觉、知觉和认知系统比作一台特殊的机器,根据控制论“人机同构”的观点,尽管人与机器存在着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天壤之别,但从人的行为过程和机器的控制动作来看,二者都包括以下基本组成: 感受器——负责与外界交往,接受或收集与完       成任务有关的信息; 信息处理器——从事选择、加工和贮存信息        的工作,根据收到的信息和        以前贮存的信息进行比较,        决定动作; 效应器——根据中枢决策器官的指令执行特 殊的任务。 具体对人来说,这一系统则包括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内脏);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反应器官(腺体、肌肉、五官、四肢);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第一节 感 觉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如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质感等,而且也能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化,如饥饿、疼痛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一、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 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仅会引起厌烦,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和损害健康。 为了解人在缺乏感觉刺激时的反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 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英喜剧明星亚当·布鲁姆 体验48小时感觉剥夺“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8个小时出现妄想症状 24小时注意力涣散 40个小时后产生幻觉 这一实验说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认识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并波及到情绪和意志,造成心理上的紊乱乃至病态。 可见,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要,它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产生新的认识以及维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 (一)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 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适宜刺激物,只对各自的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力,从而产生清晰的、有一定意义的感觉。 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耳朵接受声刺激,皮肤接受触觉、温觉刺激等等。平时人们最重视的是视觉与听觉,其次是嗅觉、味觉、肤觉,事实上人的感觉不只上述五种,还有动觉与平衡觉。 (二)感觉阈限 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会引起感觉,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下绝对感觉阈限。当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所引起的就不再是正常感觉而是痛觉,例如过强的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引起的效果都是痛觉,这个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上绝对感觉阈限,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 疼痛分为12级: 第1级:蚊子叮咬   第2级:打过麻药后动手术   第3级:情人间友好的打情骂俏   第4级: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打骂   第5级:用巴掌抽打,留下红色掌印   第6级:不注意饮食引起的肠胃炎,肚子痛   第7级:用棍棒打,留下黑紫色印记   第8级:各种方式引起的大面积流血性外伤   第9级:皮肉之苦,老虎凳、扎竹签、红烙铁等满清十大酷刑   第10级:造成肢体残疾,如打仗中受伤被炸掉手指   第11级:内脏痛,据说苏联特工发明了一种逼供法,把毛巾拧成螺旋状,让人吞下去,毛巾到胃部与胃壁缴在一起   第12级:母亲分娩时的感觉 (三)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客观世界是丰富多采的,人在同一时刻不可能感知到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到其中的少数,这少数对象就成为注意的中心,其余对象有的处在注意的边缘,多数处在注意范围之外。人对那些被注意的对象才会用心地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于是,这些对象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其他对象就相对模糊甚至未被意识到。 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对比强度 在无意注意中起绝对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而是它的相对强度。 例如在喧嚣的闹市中大声说话不会引起人的注意,而在夜深人静之时,窃窃耳语也可能引起人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