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一)化学性因素 1.化疗药物 2.消毒剂 3.麻醉废气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1)严格执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2)在PIVAS对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置。 (3)操作前准备:隔离衣 帽子 口罩 手套 护目镜 面罩。 *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1. 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4)配制及注射化疗药物时的防护: —开安瓿瓶 —溶解药液 —抽取药液 —拔针方法 —药液保存 —防止强压 *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1. 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 —穿戴规范 —防止外漏 —加药方法 —废物处理 —清洗台面 —冲洗双手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5)污染物的处理: —处理48h内接受过化疗患者相关物质必须严格防护。 —化疗药物污染的被服要单独清洗。 —患者用过的水池、马桶要用清洁剂和热水彻底清洗。 —所有污染物必须经过焚烧处理。 (6)护士健康管理 *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1. 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1)化疗药物外溅时,立即标明污染范围。 (2)皮肤直接接触化疗药物时,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 (3)处理溢出化疗药物时必须做好防护准备。 (4)化疗药物外溢时,抹布吸附-清水冲洗-清洁剂三次-清水冲洗。 (5)粉末状药物用湿性吸收性抹布覆盖。 (6)污染物品处理:专用垃圾袋 封口 (7)记录相关信息 *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2. 化疗药物溢出的应急措施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1)麻醉剂需密闭良好,废气连接管路释放到室外。 (2)合理排班,减少人员滞留在污染环境的时间。 (3)尽量减少孕期和哺乳期护士接触麻醉废气的机会。 *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4. 麻醉废气防护措施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 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一)心理社会因素 概念:护士工作对其自身造成的心理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 如行为及言语伤害 工作疲溃感 护患冲突 频繁夜班 意外伤害等。 可造成心理障碍或慢性疾病。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创造安全的职业环境 2.提高心理素质 3.合理运用压力应对技巧 4.积极发展社会支持 5.寻求专业帮助 *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 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 (一)运动功能性职业饮食 搬运重物,如搬运患者 更换体位 上下床 腰部负荷过重,如频繁弯腰 扭身动作。 下肢静脉曲张,如站立时间过久。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维持良好工作姿势。 3.使用劳动保护产品。 4.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 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一)暴力攻击伤害 定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指医务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辱骂、威胁、攻击,从而造成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 躯体伤害的暴力行为 心理伤害的暴力行为 *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二)防护措施 1.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2.加强应对暴力能力的培训。 3.医疗机构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4.构建规范的暴力事件处理流程。 * * Thank you ! 谢 谢! 护士的职业防护 —阿拉伯谚语: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 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 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 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 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