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病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病例分析 1.臀部肌内注射损伤坐骨神经 患者女性,55岁,在下肢外伤后曾在一诊所由护士在臀部肌内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1周后,患者感到左腿沉重,有种麻木感及刺痛感向下放射到左小腿的前面、外侧面及足背部、足趾,行走时左足常踢到地。检查发现,左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部、足趾皮肤感觉缺失,足跖屈和内翻,出现明显足下垂,左踝关节背屈及足外翻的肌肉较正常弱,足趾不能伸直。 喇嗅层掘侩衅展恤鳃枫辐箔通瞄踢领经秽淑汹朽秉创尖皿酣梨猛翅拯肛朵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问题: (1) 用你所学的解剖学知识解释该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2) 臀部肌内注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健表之跪地匝莹坝侮伙烂扣深屈叙康趴色缎屠膳诊妖洽饲甘伎箭惹樊坪不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分析: 臀部肌内注射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近年来有关臀部肌内注射引起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时有发生。由于护士在臀部肌内注射时未正确选用注射位置,造成患者左侧坐骨神经损伤。询问病情时证实护士进针部位恰在坐骨神经的行径上,且在同一侧臀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多次。 丰子卖靖产发勒线怪慌生源拜描截蚊歼僧注脐丙苛醇痞妊轧纵筛详彭抠蕴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坐骨神经 (L5~S3) 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主干呈扁索状,一般在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在臀大肌深面弓形下行,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的中点稍靠内侧向下至股后区,于股二头肌深面沿大腿中线下行,至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据体调,坐骨神经行程变异者较多,坐骨神经以总干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者占66.3%,为常见型(日本为67%;欧、美人85.1%显著高于中国人);有的在盆内已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支,胫神经经梨状肌下孔,腓总神经则穿梨状肌出盆,占27.3%。此外,还有坐骨神经总干经梨状肌上孔或穿梨状肌出盆;胫神经穿梨状肌,腓总神经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由梨状肌下孔和上孔出盆;或是骶神经丛穿梨状肌出盆后,在臀部再分出坐骨神经等。也有报道有15%的情况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腓总神经经梨状肌上方或穿过梨状肌进入臀部,有这样的变异时,可增加该分支受损的几率。 奉绥蛰实靶竭普充呈淀碎枯澳镜络渴摈都软迭厌资烬说填旺芦吻隶驮凰秃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从本例体征看其仅累及了腓总神经,可能注射损伤了腓总神经或坐骨神经束内腓总神经的部分L4~S2纤维束。坐骨神经损伤中,腓总神经较易受累,一是因坐骨神经有轻度旋转,在其盆内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情况下,腓总神经位置较浅并靠外上侧;二是组织学证据表明,腓总神经的纤维束较胫神经粗,而数量相对较少,且包绕其的结缔组织较少。 左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部、足趾皮肤感觉缺失是腓总神经的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浅神经的皮支损伤所致;腓深神经支配足的背屈肌和伸趾肌, 腓浅神经支配主要使足外翻的腓骨长、短肌,其损伤出现小腿前、外侧群肌肉部分瘫痪,由于足跖屈和内翻失去拮抗,出现明显足下垂,不能伸趾,行走时呈“跨阈步态”(病人用力,使髋、膝关节高度屈曲以提高下肢抬起足尖,才能行走),长期便会出现足畸形—— “马蹄”内翻足 。 傣容筷春急帧削激摊妮笆佐电艺池似珍救兢绪烫苫甸裳歪循摘亨锗幂哉蜂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当需药物维持较长时间的作用时则给予肌内注射而不是静脉注射。臀部因有血液供应丰富的肥厚的臀肌,使其成为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由于臀部深面覆盖着坐骨神经,而坐骨神经在臀部行程的体表投影为自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上、中1/3交点至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中点的抛物线。因此,臀部肌内注射的部位应为外上1/4象限,根据注入部位是在该象限的下内部或上外部,药液相应地注入臀大肌或臀小肌。注射针应避免朝向下向内注射而损伤坐骨神经;注射时下肢取旋内位较为适当;当需每天注射多次,持续时间长时,每次注射均要更换至另一侧臀部,或改变注射点。 弥钵契蔬劫赵镶夏戳哑椭嘛锣冕疟桩圾兄陶疹氨狭垛佣蝇闹碗嘱炊弱例弹下肢-病例分析下肢-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