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训练17
综合训练17
一、选择题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以下3题。
3.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
A.甲 B.乙C.丙 D.丁
4.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
A.1 500米 B.2 000米C.3 200米 D.4 500米
2010年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条能源大动脉干线全长1635公里,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可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达产120亿立方米/年,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0%,将大大缓解这些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结合下图回答以下3题。
6.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7.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8.图中显示川气东送主干线在湖北宜昌与河南濮阳相连接,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将中原油气田做为补充气源地
B.河南濮阳的天然气用量需求大
C.将川气送达河南省境内
D.沿线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矿产能源短缺
2010年6月22日,
9. )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石油工业 D.航天工业、汽车工业
光明日报2005年1月16日电,来自铁道部消息说,2006年“十一”前将对京哈、京沪、京广、陇海、兰新、胶济、武九、浙赣等铁路线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在这些线路的部分区段,客车运行时速将达到200千米。据此回答以下2题。
10.11.→上海→海运→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鹿特丹→莱茵河
B.武汉→京广铁路→海运→苏伊士运河→鹿特丹→莱茵河
C.武汉→京广铁路→郑州→陇海铁路→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德国
D.武汉→京九铁路→商丘→陇海铁路→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德国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3题。
12.13.14.11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地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以下题。
15..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发生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一2006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
(四)拓展应用:
材料三 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
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形象地观察和验证水循环的过程,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过程,请结合实验报告,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平底盆、透明的塑料纸、装有沙子的小瓶、小石头、水、橡皮筋。
实验步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二物理课件第十七章章末整合(人教版选修35).ppt
- 2012高二生物单元测试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5(人教版必修3).doc
- 2012高二精品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doc
- 2012高二生物期末试卷.doc
-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docx
- 2012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指导书.doc
-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最新的.doc
-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oc
- 2012高考一轮复习物理错题---第二章牛顿定律错题集.doc
- 2012高考一轮复习物理错题---第十二章交流电电磁振荡电磁波错题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