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几个关键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成长的几个关键词

与教师成长相关的几个关键词 周卫东 正气 这里的正气,与文天祥《正气歌》中所言“惊天地,泣鬼神”之正气有一定的区别。 一方面:于学生而言,这里所说的“正气”,更多地与“价值观”发生着关联。 几年前,我在《教师月刊》中看到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个二战期间集中营的幸存者给老师写的。这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的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每一位新老师来报到时,他都会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里面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儿童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许多年过去了,这封信仍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去年在一次坐飞机时,在航空杂志中读到:去年是“9.11”事件10周年,光明日报的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的大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大学生无不表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神色,都说活该,美国太可恶了,可谈到将来毕业后的意向时,大都表示要到美国去留学,因为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可以有更好的作为。 如此双面人生,摇摆不定的价值观,令人难以理解。 金马在《情感智慧论》里写道:一流的情感、一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可导致光辉的人生;而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感,一旦合流,常可导致三流的道德、四流的奉献、末流的人生。 叶圣陶老先生强调: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人,是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教育者目中有人,必须进行人性的“立人”教育。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需要警醒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可当下,我们教师的价值观又是怎样的呢? 一位老师在讲完《乌鸦与狐狸》之后,让孩子对受骗后的乌鸦说句话时,参考答案是:“乌鸦,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啊!狐狸再怎么夸你羽毛美丽、歌声动听,你都不要理它啦!”可是,偏偏有个女孩这样说:“乌鸦,你被狐狸骗走了嘴里的肉,可别太难过了,我们家冰箱里有好多肉,我拿给你吃好吗?”老师不耐烦地打断她,认为这个女孩的太不靠谱。这位老师没有掂量出这个答案中“善”的含量,没有去分析在这个看似离谱的答案后面跳动着一颗怎样的悲悯的情怀。 教师要修炼自己对“真伪”、“正邪”、“高下”、“优劣”等敏锐的判断力。 教学“在钉字板上围成一个圆”…… “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要每一个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用硬纸板剪成的大小不等的圆,按教材图示的方法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先测量出该圆的周长,再测量出该圆的直径,最后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即,圆周率≈314。 我仔细观察着离我较近的四位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1并不在认真操作,而是在玩着他的圆纸板;学生2连玩都不玩,而是在翻看着数学书;学生3在认认真真地测量和计算着;学生4一边观看着学生3的操作,一边不时地碰碰他的尺、拉拉他的衣袖,进行“破坏”…… 教师要大家汇报自己的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四位学生都加入了踊跃举手的行列。学生1有幸成为第一位发言者,说“比值是3.13”。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很好,你很认真。”并把⒊13写上了黑板。我忽然发现,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其实,他早就知道了,“您不就是要一个⒊14吗?”为了不引起教师的怀疑,他选择了离标准答案很近的“⒊13”,妙极了。其他同学也分别汇报了“⒊15 ”、“⒊12”、“⒊16”……老师非常高兴,把这些数据一一写上了黑板,还分别表扬了这些学生。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学学得比教师好多了。 不知怎么阴错阳差,学生4也成了被教师点名的发言者。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不知回答什么为好,显然,他的举手是假冒的。学生2轻轻在背后提示他“3.14”,学生4毫无底气地轻声照说了。没想到,教师喜出望外,并给了他最高级别的赞扬:“非常正确,你是做得最认真的!”并用红粉笔,把“3.14”重重地写在了黑板的正中央。 教师微笑着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是这一教学环节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学生3不知天高地厚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⒉98……”教师挥手打断了他的回答,非常不高兴地说:“怎么会是⒉98呢?看来,你做得不认真。”在一片哄笑中,学生3不知所措地慢慢坐了下来。当然,“2.98”是绝对没有资格被写上黑板的。 望着憨厚的学生3涨红的小脸,望着许多学生嘲笑他的眼神,望着学生1和学生4的微笑,我感到一阵悲哀。 “德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