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_固定化酶to学生讲解
第七章 固定化酶 缺点: 酶活力损失; 增加了酶的成本; 只适用于可溶性底物,尤其可溶性小分子底物,对大分子不适宜; 不适宜于多酶反应。 选择载体 应考虑: 载体的形式:薄片状、管状、纤维状、颗粒状等; 载体的结构:孔型、半透膜性和非孔型; 载体的性质:水溶性和水不溶性; 酶偶联量或装载量和实效系数。 无机(inorganic) 天然有机(organic from natural sources) 合成有机(organic synthetic materials) 酶固定化时遵循的原则: 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和专一性; 固定化应有利于自动化、连续化反应; 固定化酶应具有最小的空间位阻; 酶与载体必须牢固结合; 固定化酶应具有最大的稳定性; 固定化酶易与产物分离; 固定化酶成本要低; 充分考虑固定化酶在制备工程和应用中的安全因素。 非化学结合法 结晶法:使酶结晶从而实现固定化的方法。 分散法:将酶分散于水不溶相中而实现固定。 超滤反应体系 离子结合:酶通过离子键结合具有离子交换基的水不溶性载体的固定化方法。常用载体:DEAE-纤维素, DEAE-葡聚糖凝胶等。使用注意:pH、离子强度、温度 物理吸附 通过氢键、疏水键、电子亲和力等物理作用 选择载体的原则 (1)要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2) 要有活泼的表面 (3) 便于装柱进行连续反应。 缺点: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离子键结合法 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 固定化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在一定pH,T、离子强度下,酶液与载体混合搅拌几个小时/酶液流过处理好的离子交换柱,获得固定化酶。 应用:制备过程中,活力损失较少。但是,离子键结合力较弱,结合不牢固,在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改变时,酶容易脱落。在酶催化反应时,要控制好pH、离子强度和温度等条件。 吸附法的优点 不发生化学反应,对酶活影响很小,无副作用。 固定化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容易再生,吸附剂可反复使用。 缺点: 作用力弱,容易泄漏,污染产物, 载体非专一性结合其他物质 被吸附的酶要过量,酶损耗大 解决途径: 开发新的载体 根据载体的性质对酶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以增加吸附力 共价结合法优点: 结合牢固,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好,利于连续使用,不会因为反应条件等原因轻易脱落,应用和报道最多的一种方法。 缺点: 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 引起高级结构变化,破环活性中心,不易得到比活力高的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30%, 底物专一性会发生变化。 1. 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活性下降,反应速度下降 原因: 酶结构的变化、构象变化,影响活性中心氨基酸 空间位阻:活性中心对底物的定位 内扩散阻力:底物与活性中心的接近 包埋时被高分子物质半透膜包围,大分子底物难以进去。 个别情况:酶活提高,化学偶联使得到化学修饰。 2. 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1)操作稳定性提高 (2)贮存稳定性比游离酶大多数提高。 (3)热稳定性,大多数升高,有些反而降低。 (4)对分解酶的稳定性提高。 (5)pH稳定性提高,明显优于游离酶 (6)对有机溶剂的稳定性提高 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吸附交联法: 酶先吸附在硅胶、皂土、氧化铝、球状酚醛树脂或大孔离子交换树脂, 再用戊二醛等双功能试剂交联,也称壳状固定化酶。 交联包埋法: 1st step:酶液和双功能试剂(戊二醛)凝结成颗粒很细的聚合体。 2nd step:高分子或多糖类物质包埋成颗粒。 避免颗粒太细的缺点,固定化酶稳定性好。 反应条件激烈,酶多个基团被交联,活力损失大,颗粒小 比较牢固,可长时间使用 交联法 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活性中心、酶高级结构和酶专一性易受破坏 酶与载体结合牢固,不会因底物浓度高或存在盐而脱落 共价结合法 化学结合法 酶与载体结合力弱,酶容易脱落。 活性中心不易被破坏,高级结构变化少,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载体价廉易得、可反复使用等。 物理吸附法 酶与载体结合力弱,容易受缓冲液或pH的影响,离子强度高时酶易脱落 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和酶高级结构不易被破坏,酶的回收率高 离子结合法 包埋时化学聚合反应,易导致失活,只适用于小分子底物和产物体系 不与酶蛋白氨基酸残基结合,很少改变酶结构,酶活回收率高 包埋法 酶分散不好将会引起传质效应,使酶的催化活力降低。 通过过滤或离心法将酶与介质完全分离,进而实现酶的再利用 分散法 在不断重复循环中,酶会有损耗,从而使固定化酶浓度降低 提供非常高的酶浓度,对于活力较低的酶来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应用时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 结晶法 非化学结合法 缺点 优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017届一轮复习)讲解.ppt
- 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章册说明讲解.doc
- 第一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讲解.ppt
-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讲解.doc
- 第七单元滚动检测试题讲解.doc
- 第七届(2013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决赛讲解.doc
- 第七届AGAUC国际论坛-张力发言161014讲解.ppt
- 第七届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答案卷)讲解.doc
- 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讲解.ppt
-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解.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