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任何有核细胞一旦失去细胞核,就会很快死亡。 形态:细胞核大多呈球形或卵圆形,但也随物种和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如:肌细胞核呈杆状,嗜中性粒细胞核呈分叶状。 数量:多为一个,但也有双核和多核。 如:肝细胞、骨骼肌细胞。 组成:由核膜、染色质、核仁及核基质四个部分组成(间期核)。 功能: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在这里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1、核膜的结构 (2)核膜内层:面向细胞核,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附着,通透性小于外层。 (3)核周间隙:内、外膜之间的空腔,内部充满液态物质。可与内质网腔相连。 (4)核孔复合体:内、外膜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称为核孔。电镜下,核孔是复杂的环状蛋白质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 捕鱼笼式的模型:胞质环+核质环+辐+中央栓 作用:是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核质之间主要通过核孔复合体实现频繁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核膜的功能 (1)作为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界膜,将细胞分成核与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从而使转录与翻译这两个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在时空上分开。 (2)作为核内外物质交换的调节通道。 主要为蛋白质(80%)、RNA(10~11%)、DNA(8%)和少量脂类 。 蛋白质主要是核糖体蛋白质、rRNA聚合酶;RNA主要为rRNA;DNA中主要是rRNA基因(又称rDNA )。 2、形态结构 光镜下:通常为单一或多个均质的球形小体。其大小随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的不同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核仁大,反之核仁小。 电镜下:为一种无膜包被的海绵状网络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区染色质、核仁基质。 3、功能 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大、小亚基装配的场所。 因此,核仁的大小可直接反应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状况——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大。 核仁是一种动态结构。分裂间期有完整结构,分裂前期核仁消失,分裂末期核仁重现。 核基质:即核骨架,是指细胞核中除去核膜、核孔复合体、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之外的一个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与DNA复制、基因表达和染色体包装与构建及维持细胞核形态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四) 染色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的不同存在形式。 1、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1)DNA:主要成分 (2)组蛋白:碱性蛋白 种类:H1、H2A、H2B、H3、H4;除H1外,其余4种组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无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功能:H1与染色质高级结构形成有关;其余四种参与核小体的构成,维持染色体结构。 组蛋白对DNA复制、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 (3)非组蛋白:酸性蛋白 种类:种类繁多(500多种),含量少。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功能:功能各异,其主要是与DNA复制、染色质化学修饰有关的酶类、参与染色体构建的结构蛋白质以及少量组织特异性的调节蛋白质。 非组蛋白能解除组蛋白对DNA活性的抑止作用,促进DNA复制和转录。 (4)RNA:量少,来源与功能尚有争论。 2、染色质的超微结构和组装 (1)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组成:五种组蛋白和200bp左右的DNA组装形成。 核心颗粒: 2(H2A、H2B、H3、H4)组成的八聚体 核心颗粒+1.75圈(约146bp)DNA+60bp连接DNA+H1 3、分类 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表现、染色和生化特点,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4、染色体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通过一系列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染色体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特征,便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特定存在形式。 * Company LOGO 概 述 (一)核膜 也称核被膜,属于内膜系统。作为界膜将细胞内区域分为核、质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区。 由两层单位膜构成(核膜外层、核膜内层)。 (1)核膜外层:面向细胞质,表面附有核糖体,部分与RER相连通,其形态、组分及含有的酶的种类也与内质网无明显区别,故核膜也属于内膜系统的一部分。 (5)核纤层:内层核膜下的一层由纤维蛋白(A、B、C三种酸性的核纤层蛋白)组成的纤维网络结构。 功能: 核膜的支持者; 间期核染色质定位的地方; 细胞核分裂后核膜重建的主要引导因素。 (二)核仁 1、化学组成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为非膜性结构。 4、核仁周期 (三)核基质 间期 分裂期 染色质 染色体 螺旋化 去螺旋化 细胞周期 1、化学组成 (2)组装 从DNA到染色单体要经过以下包装: D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知识培训.pptx VIP
- 3.1 波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应用密码学》配套教学课件.ppt VIP
- 演讲台风训练.ppt VIP
- 演讲比赛培训方案.pptx VIP
- 演讲台风适用于演讲训练培训.ppt VIP
- 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x VIP
- JC-T 2027-2010 高纯石英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笔记》.docx VIP
- 宁夏平罗县几种典型土壤修正系数的确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