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6H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脑血管的新观点_1218范例.ppt

3-2016H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脑血管的新观点_1218范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7项研究,对于7557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0-99%的患者,平均随访37.2个月,易损斑块显著增加同侧卒中的发生风险,对于0-99%下载的患者,易损斑块:同侧卒中发生率为5.7%,无易损斑块为2.4% * 对于已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这项研究显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高,6个月的复发率为63.1%,稳定斑块的复发率为26.6%,154例患者,共有68例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斑块者为38例,稳定斑块者为30例,38例易损斑块者发生卒中为24例,稳定斑块者发生卒中为8例。 * 那么我们来看,强化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在3年仍然获益,是因为,药物治疗方案:双抗,降压与强化他汀的使用及生活方式的改善,稳定了易损斑块 * * YELLOW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盲、随机研究,入组了87例择期PCI、严重多支病变(2或3血管)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标准组持续他汀治疗+双重抗血小板,而强化组接受瑞舒伐他汀40mg/d+双重抗血小板,疗程为1年,评估采用NIRS检测短期(6-8周)高剂量他汀治疗后,冠脉脂质负荷指数 (LCBI)的变化。 近红外分光镜检查 * * REACH研究 * * LDL-C干预强度不同,对斑块进展不同: 中度降脂斑块依旧进展,高强度降脂斑块稳定或逆转 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291(9):1071-80 Takayma T, et al. Circ J. 2009;73(11):2110-7. 阿托伐他汀 80mg/d 高强度降脂1 普伐他汀 40mg/d 中度降脂1 瑞舒伐他汀 2.5-20mg/d 高强度降脂2 斑块进展 斑块稳定 斑块逆转 斑块体积(TAV)变化(%) REVERSAL研究: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研究,在34个中心纳入654例症状性CAD患者,采用IVUS检测TAV自基线的变化百分比,随访18个月,评估不同强度他汀(普伐他汀40mg/d中度降脂和阿托伐他汀80mg/d高强度降脂)干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影响 COSMOS研究:在日本37个中心进行的开放标签研究,入选了214例拟行CAG/PCI;未接受他汀治疗但LDL-C ≥3.6 mmol/L 或 TC ≥5.7 mmol/L;或接受他汀治疗但LDL-C ≥2.6 mmol/L 或 TC ≥4.7 mmol/L的CHD患者,受试者接受瑞舒伐他汀2.5mg/d治疗,每4周可提高剂量直至≤20mg/d,随访76周,其中126例患者完成IVUS分析。 斑块性状存在差异,临床结局不同 发生MACE的患者斑块性状(斑块面积、FF面积和DC%)存在差异 Vazquez-Figueroa JG,et al. J of Cardiovasc Trans Res. 2013;6:762-771 VH-IVUS参数 MACE组 无MACE组 P值 斑块面积 12.5±8.3 7.9±3.5 0.04 纤维化(FI)面积 4.8±4.2 2.7±1.7 0.5 纤维脂肪化(FF)面积 2.9±1.7 0.8±0.9 0.001 坏死核(NC)面积 1.7±1.9 1.3±1.0 0.5 致密钙化(DC)面积 0.2±0.2 0.7±0.6 0.2 FI,% 47.9±7.0 51.1±13.9 0.7 FF,% 34.2±15.9 12.5±10.2 0.001 NC,% 15.4±9.3 23.0±10.5 0.2 DC,% 2.5±0.3 13.4±9.4 0.03 ATLANTA I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纳入60例患者,用VH-IVUS评估发生或未发生MACE的CAD患者斑块性状的差异 IS患者斑块性质和动脉狭窄存在人种/地域差异 Saam JM, 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25:611-616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38(3):129-145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在各国所占卒中病因比例存在差异 对比中美颈动脉狭窄50% 的症状性TIA/卒中患者的斑块性质:中国患者斑块有更明显的LR-NC,VII型斑块少见而III型斑块多见 中国患者 (n=20) 美国患者 (n=20) P值 斑块组织类型(mm2) 最小管腔面积 管壁 血管壁外界 LR-NC 出血 钙化 疏松间质 10.0±15.2 51.6±19.1 86.8±30.4 13.6±6.9 2.7±2.8 1.2±1.7 2.1±3.0 8.9±8.8 45.4±15.3 74.5±22.7 7.8±3.0 2.1±1.9 2.7±5.8 1.0±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