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制教育活动
法制教育活动
法治文化园
法制教育讲座
防骗知识宣传
宪法日宣传
《护航》法制教育读本
禁毒宣传
国防教育展览
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获奖证书
陈健老师获得管理员组织奖
警惕不良行为 快乐健康成长
——四年级法制教育讲座
吴市办事处综治办 李佳科
同学们:
今天,我坐在这里看你们,就像看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让大家更加茁壮地成长,我国制定了许多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法规,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所要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朵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园丁的悉心呵护,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课,同学们能够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在同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进行对照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同学。
说到未成年人犯罪,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李叔叔,别吓我们了,我知道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叫爸爸妈妈批评一下就是了。”那么,请问:未成年人“干点坏事”真得“没事”吗?在这里,李叔叔要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郑某,男,15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外东游西逛,偶然结识了周某(男,19岁,无业青年)俩人成了铁哥们,俩人干过小偷小摸的事儿,甚至进行盗窃,刚开始,郑某很害怕,但周某说:“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郑某抱着这种想法,胆子愈来愈大,逐渐萌发了没钱就去偷、就去抢的念头。最终,郑某因偷盗被拘留,后因涉嫌抢劫而被逮捕并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要知道“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我想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比如对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受教育既是同学们的权利,也是同学们的义务。如果现在在座的哪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不要上学了,并在行为上坚决要求退学,这样的行为就构成违法。
那什么是犯罪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简单地说,犯罪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就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判刑、抓进监狱的严重处罚。在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李叔叔,犯罪和我们小学生有什么关系,我又不会偷,也不会抢。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错了。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是错的,那我们又要如何去改正、如何去制止,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呢。周某(化名)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某日下午,他觉得好玩,便将自己买来还没有吃的冰袋咬破一个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周某的后悔并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在这里,也告诫大家,不要随便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对于他人赠予的食物,实在不能够推却就暂时收下放在口袋里,等离开后再进行处置。
“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很多事情,就是从一些我们不以为意的小事中慢慢积累发展起来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就向我们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九种不良行为,同学们可以借此对照下自身,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此类情况的出现:
(一)旷课、夜不归宿;
旷课、夜不归宿往往是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的起点。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旷课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肯定是从事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学生旷课,就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和违法犯罪团伙厮混一起,最后走上犯罪的深渊。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未经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到深夜还不归家,很容易受坏人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往往由于孤身无助成为犯罪者的攻击对象。因此,希望同学们不要大晚上的在外面闲逛而不回家,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很不安全的。如果到好朋友家过夜,一定要告知父母,以免长辈担心。
(二)携带管制刀具;有些未成年人受影视的影响,或者为了壮胆,随身携带匕首等管制刀具,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即使是持刀自卫,但由于大家年小力弱,刀具也很容易被人抢去反过来伤害你们自己,反而因此得不偿失,所以,对于携带匕首一类的管制刀具的行为必须严历禁止。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未成年人有时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喜欢模仿一些影视剧中的武打场面,盲目崇拜争勇斗狠的所谓“英雄”,希望通过武力来赢得别人的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