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第二部分)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革命(第二部分)讲解

附、 “十三五”电力9大方向38项关键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普 照 材 料 企划管理部 2015年12月25日 能源(二) 目 录 页码 一、 能源简介 3 二、 能源革命的缘由 7 三 、能源革命的内容 11 四、 能源生产 13 五、 能源传输 40 六、 能源储存 52 七、 能源消费 61 本期介绍后三部分 五、能源传输 电力输送通常都采取高压输电的方式,首先在发电厂增加变电站,通过升压变压器,将发出的10.5千伏的电升为35KV、110KV甚至1000KV长距离输送,到了目的地后首先送达到集中的变电站,根据用户距离,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到35KV或者10.5KV,再进行短距离的输送,10.5KV再通过变压器变成三相电,供用户使用。 除化石能源外,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就是电力。 电力传输系统 五、能源传输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80%的水能资源在西南部,90%的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太阳能年日照超过3000小时地区主要在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而70%以上能源需求在东中部,距离一般在800-3000公里。这就迫切要求电力实现经济高效的大规模送出和大范围消纳。 中国新能源现状 正面 我国风电发电装机量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量也是遥遥领先。 反面 风电、光伏等具有间歇性、随时性特性,为需要保持发电、用电实时平衡的调度系统带来了难题,电网视其为“垃圾电”,且能源生产地的电力需求有限,电网建设又滞后,因此新能源发电并网难,生产出来却输送不出去。 五、能源传输 一面是新能源的输送并网难,另一方面是用电大省的电荒危机和环境压力。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电不能大量储存,需要发供用瞬时同步进行,所以必须输送出来。而从新疆输送到华东要几千公里,必须用特高压,否则已经建成的清洁能源送不出去,造成大面积的弃风弃电。 交流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EHV)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UHV)指1000kV及以上的电压。另±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 五、能源传输 特高压“四特” 相对于其它高压,特高压的优势体现在“四特”。 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长期以来,中国长距离输电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用500千伏的交流电网,只在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有少量1000千伏交流线路,且都降压运行。自十二五规划以来,特高压在中国取得了高速发展,并走向海外,2014年国家电网获建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2092公里的输电线路项目,总投资约合18亿美元。 五、能源传输 特高压示范线 晋东南-南阳-荆门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该线路全长654公里,静态投资约57亿元,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2010年8月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验收通过。 通过示范工程实践,我国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建立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体系,实现了国内电工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培养锻炼了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自此,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从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五、能源传输 特高压规划 “十二五”规划中,联接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基本完成,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十三五”规划中 ,“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开工建设中。 五、能源传输 在固有观念中,电力的传输必然会同导体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电线。 未来的电能传输 未来无线电力传输将成为生活的常态,顾名思义, 即以非接触的无线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技术上,无线输电技术与无线电通讯中所用发射与接收技术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前者着眼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